在确定为民办实事项目时,省检察院紧扣检察履职,结合条线工作职责,加强谋划和统筹。省检察院确立的首批10个项目中,推进律师互联网阅卷、强化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开展涉民企“挂案”集中清理、推进社区矫正对象外出便捷管理以及公益诉讼保护生态环境、革命文物等,覆盖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四大检察”职能。这一系列项目一方面在日常检察履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服务标准、工作要求,更加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做到依托职能,又有别于日常;另一方面由省检察院主导,以项目化方式运作,全省三级检察院一体推进落实。
项目推进过程中,省检察院坚持将项目推进落实情况纳入每月检察长办公会重点督办调度事项,目前已召开3次检察长办公会对此进行调度。同时建立机制,通过落实每周工作例会、请示报告、信息报送等制度,促进从机关到系统协调推进、从计划到执行落地落小。省检察院还将“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纳入机关年度绩效量化考核、检察官业绩考评以及对下检察工作考评内容,从而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促进办实事贯穿于党史学习教育和检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为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全省检察机关坚持加强和改进检察办案‘案-件比’工作,努力减少或解决群众诉累。”周勇说。据通报,自开展“检察为民办实事”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案-件比”从2019年的1.87,降至2020年的1.58,再降至今年4月份的1.17,成效明显。此外,全省检察机关还全面推行公开听证工作,积极主动化解重点难点案件。今年1至4月,全省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听证486件,其中采纳多数听证员意见的案件406件,多数听证员同意检察机关初步处理意见的案件417件,同比大幅上升。
发布会上,省检察院还发布了“检察为民办实事”个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的典型项目,分别是:“律师互联网阅卷试点”项目,“虚假诉讼深层次违法专项监督”项目,“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回头看’专项活动”项目,“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项目,“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宣传教育活动”项目,“公益诉讼保护生态环境、革命文物,维护人民群众食药生命安全”项目,“‘国际爱鸟日’公益直播普法宣传”项目。吴贻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