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多部门出手“稳价”
  随着生猪产能加快,生猪价格下降明显。6月份第二周,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6.24元,同比下降45.4%。生猪价格下降,养殖效益大幅缩水。这几天出栏肥猪价格已经跌破盈亏平衡点。面对这波行情,国家发改委昨日对外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提示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市场行情出栏肥猪价格已跌破盈亏平衡点
  6月16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称5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20个月环比增长,生猪生产完全恢复的任务目标已提前完成。随着生猪产能加快,生猪价格下降明显,6月份第二周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6.24元,同比下降45.4%。生猪价格下降,养殖效益大幅缩水。据定点监测,5月份生猪养殖场(户)亏损面为9.7%,比4月份扩大8.6个百分点。这几天出栏肥猪价格已经跌破盈亏平衡点。
  猪肉价格仍处于下行通道。据国家统计局6月15日消息,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1年6月上旬与5月下旬相比,25种产品价格上涨,22种下降,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本期价格为15.8元/千克,环比下降11.2%。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5月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显示,从环比看,C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7%,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31个百分点。食品中,生猪生产不断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11.0%。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连降数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综合业务处处长刘刚表示,从供给角度看,国内生猪产能正在持续恢复,存栏量持续增加。从需求角度看,随着天气转热,目前正处于消费淡季,市场需求相对疲软。
  “猪肉供需两端利空叠加导致猪价下探。”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指出,一方面,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叠加二次育肥生猪大规模出栏,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已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7.6%;另一方面,4-5月属于猪肉传统消费淡季,猪价下探难以在短时间内提振猪肉消费热情。
  随着猪价下跌,上市猪企利润大幅下降。与年初相比,新希望、温氏股份、天康生物5月销售收入跌幅超过一半,正邦科技、双汇发展跌幅接近五成。温氏股份、新希望和正邦科技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71%、91%、76%。
  部门应对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
  有关部门正在密集出手稳猪价、稳市场。6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下称《预案》),提出以猪肉储备调节作为关键抓手,对生猪及猪肉价格“调高”与“调低”并重。即当猪肉价格过低时,将启动收储以托住市场,价格过高时,将投放储备以保障居民消费需要,推动价格向合理区间回落。
  农业农村部表示,将引导区域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布局,加强生猪产销规划衔接。鼓励探索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支持主产省份发展生猪生产,并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据国家发改委监测,6月7日~11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88∶1,进入《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低于6∶1)。6月16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提示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这是《预案》实施后,国家发改委价格司首次发布全国平均猪粮比价数据。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走势,认真做好《预案》组织落实工作,及时开展储备调节,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