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爸爸的拿手“绝活”,合肥市民许良才的“拿手好戏”有些不一样。从最早考进军校,之后又到合肥一所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老师和爸爸这个双重身份,让他在养育孩子上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6月16日,记者采访到许良才,他正带着刚参加完高考的大女儿在云南旅游,提起大女儿,许良才话语中透露着一丝骄傲,孩子的学习成绩优秀,独立性很强,而且爱运动和读书。在许良才看来,大女儿的一些好习惯,是从小就养成的,而且可能会受益一生。
用心沟通成为孩子的朋友
许良才告诉记者,他在大学里读的是英美文学专业,曾在合肥一所高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长达10多年,精通英语教学和英语翻译。2003年,大女儿出生,从此许良才的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许良才告诉记者,为了获取育儿经验,育儿的书籍没少买,相关的讲座和课程也参加过不少。许良才说,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是初为人父母,面对孩子,父母应该从“懂“开始,然后找到正确的方式去“爱”,最后才谈得上教育。
“随着孩子的成长,其实父母也在不断学习提高,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许良才说,他在2016年离开了高校,大女儿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父女俩之间几乎没生过气,“用心沟通,最好是成为孩子的朋友,呵护和引导孩子。”
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大女儿4岁的时候,我就带着她学打乒乓球,爱运动理应成为一个好习惯。”许良才说,在大女儿很小的时候,他就常带着孩子一起出门,不管是散步还是打乒乓球等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慢慢喜欢上了运动。拥有健康的身体,对孩子抗压是有帮助的。尤其在孩子进入高三以后,学习压力很大,在学习之余,适当的运动和放松,有益于舒缓紧张情绪,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许良才说,他从小就培养大女儿爱阅读的习惯,从最初的绘本开始,到后来的课外读物,包括一些英文读物,至今孩子都保持着这一良好习惯,而这一习惯也让孩子受益匪浅,不仅能从读物中获取知识,对提升她的写作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我自己在英语方面较精通,但我很少督促孩子去背去记。”让许良才骄傲的是,大女儿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都很好,而且不偏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远比督促孩子去学习更有效。
“高考结束了,我要给大女儿买手机,她也不是很感兴趣。”许良才说,因为从小女儿与手机、电脑等接触得较少,她对电子游戏之类不感兴趣,孩子自己知道玩手机会分心,做事很自觉,这让他很欣慰。
有效陪伴参与孩子的成长
许良才说,孩子小的时候有些活动在大人看来很幼稚,但陪伴的价值不可估量。从陪孩子看绘本、看动画片,到闲暇时陪孩子去图书馆、参加志愿者活动,再到高考后父女结伴出游……在许良才的眼中,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在陪伴的过程中,鼓励孩子提问,发现孩子的兴趣,同时也积极和孩子一起参与各项活动。
“我和大女儿去书店看书,每每一待就是好几个钟头,我们彼此互不影响。”许良才说,去书店或图书城是他们父女俩平时较常做的事,这似乎已成为一种默契的约定,父女俩各看各的书,约定好结束的时间和地点,然后一起回家,既把闲暇时光利用起来,也能在路上进行一些交流和沟通。
许良才说,父母给了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细致的呵护,孩子回馈给父母的也有很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应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想法,家长还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与孩子多一些平等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