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I06版
发布日期:
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
红心向党擎起铸魂育人时代担当



  以各类主题活动传承红色文化,以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发展……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深化红色文化教育,引领青少年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与此同时,全校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和专业素养,绘就出教书育人的鲜明底色。红色教育激发学子奋进动力
  伴随着《少年先锋队队歌》,一条条鲜艳的红领巾整齐地佩戴在了一年级新入队少先队员的胸前。从“全童同时入队”到“分批入队”,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激励少先队员们在追求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逐渐接受政治启蒙和价值观的塑造。
  青少年党史学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如何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愿意学、学得好?今年以来,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创新党史学习形式,以各类主题活动为引领,让红色文化在广大学子心中萌芽。
  敬献鲜花、参观纪念馆,在“清明祭英烈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中,学生们缅怀革命先烈,学会珍惜当下美好生活;得益于“讲革命故事传红色经典”主题宣讲活动,安徽优秀退役军人李和军向师生讲述参军报国的峥嵘岁月,激发浓厚爱国之情;“童心向党学党史,观看红色影片”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也颇受学生欢迎,在红色影片的感染下,重温一段段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党史……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党史活动,学校还举行了党史讲故事比赛、建党100周年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孩子们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对党的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增强了新时代中小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了全体同学坚守初心跟党走、砥砺前行担使命的奋斗激情。党史学习拓展素质教育内涵
  思想有所悟,素质有所强。在学党史活动深入推进的同时,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生素质教育,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少先队员们走进了徽文化研究中心,听专业老师讲解“徽”字的由来。当看到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拿出剪纸作品时,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好奇与惊叹,优秀传统文化滋润了少先队员的心灵。
  全国第十三个“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学校举办防灾减灾应急演练疏散活动,通过模拟应急疏散、避险、自救,孩子们不仅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意识,也提高了应对突发紧急事件的防范自救能力。
  广播操、乒乓球、射箭、田径……在前不久落幕的校园体育节上,100多名老师、2000多名学生齐上阵,在四大比赛项目中激烈角逐。在近20天紧张激烈的竞技中,“拼搏奋斗”四个字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也是学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提倡健康生活、将体育锻炼与特色办学融为一体的重要体现。
  2021年,学校在合肥市新站区小学男子、小学女子手球比赛中均获一等奖,2020年学生所获各类奖项达到100多人次,校风、学风建设硕果累累,营造出了和谐、健康、积极的氛围。潜心教学不忘立德树人初心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老师们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在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她们会忘我工作、刻苦钻研。
  “我喜欢备课,上课,我喜欢批改作业,我热衷辅导学习困难的孩子,帮助他们学有所成。在这三尺讲台上,我愿朴实无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愿俯首甘为孺子牛,我愿默默耕耘,用心浇灌祖国的花朵!”英语老师史丽如此说。
  变的是学生,不变的是爱心。张德荣一直严于律己,率先垂范。2020年春节前夕,疫情来袭,作为班主任,她针对本班孩子特点,认真有计划地开始了线上教学活动。作为医生家属,她成为丈夫抗疫的坚强后盾,默默坚守,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当我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我首先要有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我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我没有指手画脚,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入职不久的老师郑梦雨总是这样要求自己。
  张璐:机会,向来青睐努力上进的人。2019年,张璐成为了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一员。她坚信爱是最美的语言。陈海荣:教师是一份良心事业。化学课堂上,她优美的语言,悦耳的声音以及高效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许绪红:学生心中的“五心”级班主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将精选的时事热点融入课堂,逐渐形成了“立足生活,激趣引思”的教学风格。
  她们只是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众多优秀教师的代表,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骨干教师迅速成长,形成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2020年,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教师共120人次获得各类奖项,正是这样一支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学校还不断拓宽教育思路,通过“家校共育大讲堂”等活动,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整合,为家长和教师、学校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保障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戴忠平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