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怡人,天空湛蓝,教学楼前党徽闪耀,百草园里绿植葱茏,连廊下的手编篱笆生趣盎然,一声清脆的“老师好”,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这所年轻的校园焕发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天水路小学(以下称天水路小学)。
1高位起步,优质发展
2018年建校伊始,天水路小学便开创了两个第一:合肥市新站高新区办学历史上,第一所与高校合作办学的小学,也是该区与合肥幼专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合作共建的一大创举。合肥幼专非常重视附小的发展,为了更好助推两校合作,协调资源共享,安排年富力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中层管理干部挂职天水路小学专职副校长,分管天水路小学师资培训、教科研、少年宫等。
依托高校平台,以高位起步,坚持党建领航、秉承特色办学,3年深度融合,天水路小学已迈入优质发展的快车道。
现在,艺术特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同时在校内落地生根,并已完整构建“一宫两室三基地”的教育体系框架,即“少年宫”,合肥幼专李金泽、夏道明两位教授的市级名师工作室,合肥幼专儿童文学阅读基地、花鼓灯儿童舞蹈基地、童蒙文化教育基地,以科学管理保障实施,以高效管理保障落实。
目前,天水路小学合作办学硕果累累,学校口碑日益提升。2020年,学校即获评合肥市“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单位”。“我们是实实在在的办学,扎扎实实办出成果。”王传斌校长朴实地说。
2高校引领,教研兴校
“你们的老师怎么样啊?”“学校这么新,年轻老师肯定多,经验和能力不够吧?”学校新建,面对质疑和焦虑的家长,天水路小学更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名师“天团”带队,共建教学团队。为了提升天水路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打造高效课堂。每年合肥幼专专家团队围绕学科教学、学科教研、师德师风等给天水路小学开展各类校本培训讲座。
同时,幼专教师走进课堂授课,带领青年教师共同磨课,指导其备赛参赛,一支由高校专家专业引领,一线教师教育实践强强结合的教学团队已然形成。
名师“课题”发力,共促教学提升。在合肥幼专委派的挂职副校长牵头下,两校合作申报了省教育厅重点人文社科研究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古典诗词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研究》,省级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高校引领下古诗词歌曲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策略研究——以合肥幼专附属小学为例》已基本获批,天水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持续走深入实,学校办学品质持续走“升”入实。
有学校支持,有名师引领,有党员带头,短短3年内,天水小学的青年教师很快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夏圣菊老师,在2019年合肥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优秀教学设计比赛中,荣获市级一等奖;喻洁彬老师,在合肥市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市级三等奖;孙瑞敏老师,在2019年新站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小学科学比赛中,斩获区级一等奖,各学科教师在国家省市区等平台获奖人次明显增多。
3艺体点睛,全面育人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建校起,这句话不仅成为天水路小学人人熟知的一句话,更成为人人为之努力的方向,“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每个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一体机、视频操作台等高科技教学设备,课堂变得鲜活有趣,寓教于乐。高标准的运动场地和场馆,完善的各功能教室,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的宽敞餐厅,学校成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而让孩子们大展“拳脚”的,是天水小学的3点半社团。突出艺术特色,围绕传统文化,学研融合,学校开设了花鼓灯、灯谜、儿童文学阅读、软笔书法、泥塑与陶艺、武术等41类45个社团,人人可参与,个个有特长。合肥幼专优质师生资源是天水路小学少年宫指导教师重要来源,幼专副教授袁艳、副教授张继超等老师担任花鼓灯、泥塑与陶艺社团指导教师。
同时,书香校园系列活动、校园艺术节、六一展演等活动,人人登上舞台,个个自信飞扬。
全面育人,全面成长,天水路小学的花鼓灯舞蹈队不仅在新站区舞蹈比赛荣获一等奖,并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高职院校合作成果展比赛。近年来学校社团在新站区中小学健美操比赛中荣获区级一等奖,武术社团、美术社团的孩子们也均荣获市级比赛的殊荣。
以人为本,走特色办学之路,育全面发展之人,天水路小学正以鸿鹄之姿,展凌云之志,大阔步向前,未来将办成“南有师范附小,北有幼专附小”。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