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I12版
发布日期:
在新桥科创示范区办好一所有梦想的学校
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子全面个性发展



  仰望空港教育蓝天,脚踏经开教育沃土。
  2017年7月1日,位于空港高地的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新校区正式启用,中学部校区2019年9月1日投入使用。四年来,依托一六八中学集团办学优势,秉承“把每一位学生都放在心上”的办学理念,学校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为了更好地践行这一办学理念,四年来,学校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一位学子得以全面且个性发展,达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德润心,启迪学子“志存高远”
  如果你去翻阅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每个学期开学典礼上的校长寄语,你会发现“梦想”的内核贯穿始终,一如当初揭牌时掷地有声地承诺“为教育而来,我们要办一所有梦想的学校”。历任校长秉承教育初心,希望学子拥有真善美的品格,希望他们懂得责任与担当,希望他们志存高远,为梦想而奋斗。
  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少年当有中国少年的气象。在新桥学校,德育为先,教师“教善,善教,与人为善”,学生“学善,善学,与善同行”,“择善修身、立学济世”,是老师对学子最为深切的期盼。由此,学校主动担起培养学子厚植家国情怀的重任,建设了校园“至善”德育课程,构建了“至善”课程系统,以系列德育活动为切入口,启迪学子“心中有梦,眼中有光”。
  据该校副校长董永辉介绍,学校开设了30多门“贴近生活、注重体验”的特色社团和拓展类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校园节日有序开展,重要节点的节日也力求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比如今年以来,元宵节,师生一起包元宵,感受传统佳节的温馨;雷锋日,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环境日;学习垃圾分类,引导环境保护新风尚……
  此外,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过程,创新实施“党建+”的工作模式,用党建的温度铸就学校育人的高度。在党史学习中,要求党员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不断涵养高尚师德,不断精进业务能力;学校“善之声”广播站里,每天中午12点《党史百年瞬间》准时响起,一天一个党史小故事,洗礼师生心灵,让党史教育浸入校园每个角落,润化人心。
  在这种氛围的浸润下,孩子们爱家之心、爱师之情、爱国之志不断在积累。读书节上,孩子们在家书中向家人诉感恩;“班主任节”上,孩子们自创节日,给老师带来私人订制的惊喜;爱国诗会上,孩子们用心讴歌着中国的光辉历程与伟大成就,学子在诵读、听读的过程中获得爱国情感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以智“涵”内,激发兴趣培育自信
  走在一六八新桥学校的校园里,举手敬礼、说出“老师好”的那张张笑脸特别灿烂;通往教学楼的长廊上,那一幅幅学生笑脸照片特别动人……他们自信昂扬,大方活泼。
  就是带着这样的自信,今年理化生实验中考再次获得全员满分的喜人成绩,而这份成绩的背后,所给予支撑的,是学校在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核心,更好的教师培育出更优秀的学子。为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让每一节课都精彩,在新桥学校,各学科的教学大练兵是常态。每年,学校都会举办青年“学术节”课例研讨展示活动,分学科、学段在小学部和初中部两个校区同期举办;学科研讨、班主任以及备课组长工作展示、名师送教亦是不定期频繁举行。课堂立足“生本”,老师们从求真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怀着奉献之心,切实地践行“把每一位学生都放在心上”的办学理念。
  此外,新桥学校依托市综合性实践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实践能力,开发各类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日趋成熟的九年一贯制的德育课程体系助力孩子们的全面成长,“行知节、读书节、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等主题节课程已经成为孩子们施展才华、开拓视野的窗口;戏剧社团、啦啦操、武术操等精品社团让孩子们在各类大型活动中得到锻炼,提升了自信;校企合作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学校设立的幸福人生工作坊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孩子们成为德智同长、身心齐臻、全面发展的时代英才……
  为了更好地推进各项课程活动的开展,学校装配了校园电视台、广播站、VR教室、科技室、劳技室、创客教室、机器人教室等功能场馆,不仅满足了学校“五育课程”的开设需要,在智慧校园平台驱动下,保障了全面个性育人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课程的实践探索,并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课程建设,努力促进教师、学生、家长一起读书学习。校园图书馆开放,每个班级设立书架,系统规划一至九年级的读书方案,系统推介教师和家长的阅读书目,并将每年4月设立为读书节。
  以体练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2021年的体育中考,新桥学校九年级学子再创历史新高,均分达到59.45分,175人取得满分,满分率为82.16%。2020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中,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的优秀率达到16%,经开区排名第一。
  据董永辉介绍,在新桥学校,体育绝对不是为了中考而在最后几个月“放手一搏”。而是早在办学之初,就规范了体育课的课程实施,并制定属于自己的体育校本课程,参照课程标准严格执行,积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及“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快乐每一天”。多年来,学校坚持开展阳光大课间体育运动,从播放校歌到学生有序入场,从整齐划一的跑操、广播操到自主活动、特色社团活动,从青春飞扬的啦啦操到舒缓放松的有氧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校领导和全体体育教师精心策划,以更好的形式满足学生身体锻炼需求。据了解,大课间活动,80多位老师,1300余名学生,全员参与,节奏变换,形式多样,大大提升了学子的参与兴致。此外,学校在小学阶段开设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啦啦操等体育社团的基础上,从七年级继续开设篮球、啦啦操、足球、武术等体育兴趣社团,九年一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以社团活动的方式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以部分带整体,吸引更多学生加入体育兴趣社,为八、九年级一步步增强的体育训练打下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共有10位在职体育老师,4位研究生学历,5位本科学历,1位区级体育学科带头人,体育教育队伍师资雄厚。在新桥学校,体育组老师专业兼具细心。寒暑假,体育组老师在校刊《梦想的颜色》中为一至九年级学生制定了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育家庭作业等课外拓展体育课程,有时间、有项目、有要求、有检测,更有监督;针对九年级,不仅会进行每周一小时量身定制的考前培优辅弱强训,每位体育老师还会对自己所带班级的每个学生制定一份详细的体育成长记录,为了让学子在考试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
  以美塑雅,打造最美艺术“风景”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美育作为一种富有吸引力的教育理念和载体,在新桥学校,以各种形式呈现。
  “生旦净末丑,国粹我传承”,这是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的孩子们对于传承国粹——“京剧”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响亮口号!老师们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组织学生们传承京剧文化。2017年9月,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成立“嘻戏乐曲”社团。两年前,学校被评为“合肥市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合肥市优秀戏曲传承基地学校”。
  学校大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除了京剧文化,“剪纸”艺术也在新桥学校绽放光彩。2017年,学校外聘剪纸专家陈秋萍老师进校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学习戏曲人物的剪纸方法。经过陈老师耐心指导和孩子们的精心修剪,一幅幅生动、精美的戏曲人物剪纸作品展现出来,美术组的老师将孩子们的作品悬挂于校园各处,形成了独特的校园风景线。
  此外,学校音乐组启动了“小乐器进课堂”活动,熏陶学子的音乐素养。其中一、二年级学习口风琴,三、四、五、六年级学习竖笛,七、八年级学习陶笛,并于每天下午放学前集体吹奏10分钟,全校开展“暮韵课程”。孩子们还时常会将小乐器演奏搬上舞台,尽情挥洒音乐带来的自信和快乐!“暮韵课程”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家长们的好评,学校正在努力实现让每个位学生都能掌握至少一门小乐器的愿望!
  以劳育品,构建劳动教育“生态”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劳。劳动作为五育之基,在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等方面意义重大。为了构建完善五育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让劳动切实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功能,新桥学校充分开发学校、家庭、社会劳动课程资源,形成“三位一体”的劳动体验课程实践模式。
  “我们的农夫果园结黄瓜啦!”在新桥学校的校园,有一处特殊的存在。一年前,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把原来杂草丛生的荒地,整理成九块瓜果园,分别种上甘蔗、西红柿、黄瓜、辣椒、茄子等瓜果蔬菜,学生们六人一小组,每组学生负责一块果园,定期为果园除草、施肥、打药、浇水……在老师和学生们的精心培育下,现在的果园里已然是一派“硕果累累,瓜果飘香”的景象。孩子们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能真正感悟到劳动人民的艰辛和不易,又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与幸福,同时也能深刻领悟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新桥学校组织了劳动节系列课程。假期中,倡导新桥学子积极参与到做家务之中,承担家庭责任。同时,发起“天天做家务”的挑战,力求让孩子在家养成勤做家务的习惯,家校一起助力每位同学养成劳动习惯,明确自己的家庭责任。
  此外,新桥学校还依托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加强劳动教育,让学子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百态。5月10日,新桥学校在安徽万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设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就劳动课程设计问题深入进行了探讨。
  五育并举,求真求实;综合发展,求美求新。一六八新桥学校希望,每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时,都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拥有扎实的知识储备,练就强健的体魄,具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收获劳动的快乐和完善的人格。
  林丽萍余章慧尹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