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
出任美国务卿以来多次到访,上周刚陪拜登完成跨大西洋之旅
布林肯又“折返”欧洲,用意几何?
  刚刚随美国总统拜登结束欧洲之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又要“折返”欧洲了。他将于6月22日至29日前往柏林、巴黎、罗马、梵蒂冈以及意大利南部城市巴里和马泰拉。强化盟友关系、参加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议,成为此行的两大主导议程。
  8天行程多地“打卡”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在声明中说,在柏林期间,布林肯将会晤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外交部长马斯,突出美德关系在应对共同挑战和优先事项方面的重要性。外界认为,协调默克尔访美事宜可能成为一大重点。即将结束任期的默克尔定于7月15日对美国进行工作访问。如果成行,她将成为拜登上台以来在白宫接待的首位欧洲领导人。
  访德期间,布林肯还将出席关于利比亚问题的第二次柏林会议。主要议题包括今年12月利比亚总统和议会选举准备工作、外国武装从利比亚撤出、组建利比亚安全部队等。
  25日,布林肯将访问法国。法新社称,曾在巴黎度过一部分童年时光的布林肯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他将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外长勒德里昂分别举行会晤,也将成为拜登上台以来访问法国的美国最高级别官员。
  访法期间,布林肯还将与经合组织秘书长科尔曼会面,讨论经济及国际税收问题。
  布林肯罗马之行的议程清单上,包括与意大利外长迪马约共同主持全球打击“伊斯兰国”联盟会议、参加有关叙利亚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他还将与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外长迪马约举行双边会谈。
  布林肯还将访问梵蒂冈,会见高级官员,强调对宗教或信仰自由和应对气候危机的共同承诺。
  行程末尾,布林肯将前往意大利城市巴里和马泰拉,参加G20外长会议。美国国务院声明称,布林肯将“强化美国对多边主义的承诺,讨论如何抗击新冠疫情、应对气候危机以及更好地重塑与全球伙伴的合作,并将重点关注非洲”。有外媒称,由于中俄外长可能出席G20外长会议,布林肯届时如何与王毅、拉夫罗夫互动,也将成为看点。
  为何总爱往欧洲跑?
  仔细观察布林肯今年的外访路线,会发现他跑欧洲格外勤快。
  3月,布林肯赴布鲁塞尔出席北约外长会,成为拜登上台以来首位访问北约的美国高官。外媒称,此访旨在让拜登政府“赢回被前任总统特朗普冷落的盟友支持”。
  5月,布林肯到英国参加G7会议。除了强调丘吉尔75年前提出的美英“特殊关系”经久不衰之外,更意欲彰显G7实力、拉拢“志同道合的国家”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同月,布林肯还将足迹留在丹麦、格陵兰和冰岛,试图在寒冷的极地整固伙伴关系,谋取北极事务主导权。
  紧接着,就是上周陪同拜登走完的欧洲之行。如今才刚刚“出差结束”,布林肯又将马不停蹄地“折返”欧洲,用意几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美国外交室主任、研究员杨文静指出,这首先与拜登政府对欧洲传统盟友的重视有关。
  杨文静说,欧洲和印太是新一届美国政府外交优先方向。如果说,印太地区主要集中的是能够帮助美国在地缘上牵制中国的盟友,那么欧洲则是美国的价值观同盟。拜登上台后,将民主价值观置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构建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因此对欧洲抱有更大期许。布林肯作为传统精英外交官,首先到欧洲寻求支持,重塑大西洋伙伴关系,符合建制派理念。
  而对欧洲国家而言,特朗普的下台让它们松了口气。从去年12月欧盟对美欧关系展望文件中可以看出,欧洲希望在拜登上台后,围绕安全、经济、气候变化、抗疫等共同利益问题进行讨论。它们期待摆脱特朗普混乱而分裂的一页,谋求对美新合作。另一方面,美欧之间如G7、G20、经合组织等诸多机制安排,也为双方推进外交议程提供平台,此次布林肯就是利用G20外长会的机会开启一连串“访友”活动。
  美欧走近但难掩分歧
  那么,此行有哪些看点?分析认为,首先还是要看美欧能否进一步弥合裂痕,使同盟关系趋于稳固。
  杨文静认为,通过拜登以及布林肯的几次出访,欧洲认为,之前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期许与拜登政府实际执行情况“比较合拍”,对拜登外交政策整体满意。尽管在大国竞争议题上欧洲并没有完全随拜登起舞,但还是做出一定程度的配合。而拜登也降低姿态,在美欧航空业补贴争端、征收全球最低企业税、取消部分对“北溪-2”制裁等方面“退一步”,顾及欧洲感受。所以布林肯此访对于修复美欧关系或能起效。
  但与此同时,美欧在政治、经济、战略问题上也难掩分歧。
  政治上看,鉴于上届美国政府对美欧关系的严重损害,欧洲对美国政府政策的延续性抱有怀疑。经济上看,一些深层次经贸分歧将制约美欧经贸关系的实质性改善。战略上看,对于美国极力鼓吹的“大国竞争”,不少欧洲盟友表现出与美国明显不同的立场。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左希迎指出,布林肯此访任务之一,除了参加G20外长会外,就是落实拜登参加G7等一系列峰会后与各位领导人达成的协议,包括在应对中俄等问题上的协调。
  左希迎说,眼下,美国动员所谓“民主国家”的速度很快,在偏重意识形态方面得到后者呼应。然而,美欧关系要恢复到特朗普之前“恐怕比较困难”:第一,欧洲想保持战略自主性;第二,欧洲不愿看到与中国彻底“脱钩”,尤其德法意等国不愿放弃在华经济利益和巨大市场。从日前北约峰会、七国集团峰会上法国、德国、匈牙利反对“新冷战”的态度上可见一斑。
  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杰里米·夏皮罗表示,拜登团队表面上对欧罗巴彬彬有礼,但很少关注欧洲的关切——从支持豁免疫苗知识产权,到从阿富汗撤出北约部队——唯一比特朗普“进步”的是他与盟友进行了磋商。但这种模式依然缺乏真正的“伙伴关系”内涵。
  布林肯此行另一个看点在于,它会给G20这个全球治理平台带来何种冲击。
  左希迎担心,大国竞争将一定程度上加剧G20内部分歧。美国将继续联合澳大利亚,拉拢印度、韩国、巴西等国,把G7峰会针对中国的一套做法搬到G20舞台。
  左希迎认为,在G7峰会等场合,美国已通过炒作新冠病毒溯源问题对华施压。接下来美国可能借G20,再次抛出“溯源论”,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拿“规则和标准”说事,通过“非洲议程”对冲中国的影响力,以所谓“人权”等问题为名打压竞争对手。
  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