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
高价报考咨询更像是一锤子买卖
  到底有没必要为填报志愿花大钱、找专门机构咨询服务?
  从事教学工作近30年的高三老师辛迪表示,高分且目标院校明确的考生是少数,大部分人在填报志愿时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一些机构确实通过迎合部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
  “需要强调的是机构的方案只是个参考,最好不要完全依赖。有的只是保证有学可上,并未通盘考虑学生的个性爱好、未来就业和发展等因素。”他表示,学生个人完全可以通过选择冷门专业或者偏远地区的学校达到这种结果,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
  他认为,所谓的大数据、AI、测试更多的是一种噱头,同时配合规划师的话术和营销,让人产生一种“很靠谱”的错觉,“因为不需要人力去挑选学校和专业,将设定的数据条件输入,系统就会自动匹配出结果,所以对规划师的学历、经验要求并不高也就不难理解了。”辛迪表示,口才和亲和力则更容易诱使家长和学生心甘情愿掏腰包,更何况他们可以包装成专家的身份,家长和考生很难察觉和识别。
  数据是冰冷的,但志愿填报和录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高价咨询是一种没有售后的服务,更像是一锤子买卖。“机构的资质良莠不齐,他们提供一些院校供家长学生挑选,好与坏就是自己的责任了。而随着多地高考改革政策的落地,其以往数据的参考价值其实已大打折扣。”辛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