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
科创之光闪耀
包河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

  安徽创新馆汇聚最新科创元素、无人驾驶引领智能网联汽车潮流、合工大智能研究院转化硬核科创成果……在巢湖之畔,科技创新已成为包河版图上最耀眼的光束,也成为包河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区的最强动力。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6月27日开幕的中共合肥市包河区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获悉,未来五年,包河区将通过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培育高层次产业、建设高标杆城区、做好高水平服务、创造高品质生活、抓好高质量党建,力争“十四五”末经济总量突破2300亿元、达到2500亿元,确保在全省第一城区的基础上,综合实力挺进长三角20强、全国35强。
  滨湖科创湾锻造创新引擎
  今年初,包河区“牵手”安徽创新馆,共建安徽科技大市场包河经开区一站式服务中心。该中心启用后,吸引越来越多优质成果、一流企业和高端创新要素集聚。
  一直以来,包河区依托各类创新平台,致力打造“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截至目前,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8个、院士工作站4家,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城区排名第31位、居长三角第20位。
  未来五年,包河将培育高层次产业,而科技创新将成为最强引擎。
  如何兴产业?包河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谋划启动滨湖科创湾建设,打造“大湖生态示范区、产城融合标杆区、高端产业集聚地、成果转化首选地”,为包河高质量发展聚合最强动能。
  依托中国科大、合工大、合肥能源研究院等大院大所,构建政、校、院、企协同创新体系,提升科创湾原始创新能力;围绕安徽创新馆、国际科学交流中心等重大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转化、应用,做强科创湾引领发展的“硬核力量”。
  同时,全力支持辖区企业与国内国际创新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增强科创湾创新动能,努力建成长三角示范引领、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湖区。
  “双核驱动”打造地标产业
  去年9月,安徽首条无人驾驶汽车5G示范线在包河区正式运行。如今,这条示范线上,不仅有“微公交”可以实现短途摆渡,还有自动驾驶清扫车完成环卫作业……数字化浪潮下,包河区正加快科技创新的脚步。
  今后五年,包河将围绕现代金融、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等主导产业,加强与长三角先发地区联动接轨、配套衔接,形成“链主企业+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的产业生态,打造具有包河鲜明标识的地标产业集群。围绕“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产业延链补链,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同时,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对标上海、杭州等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夜间经济、重点商圈、特色街区发展,壮大枢纽经济、楼宇经济,提升城市经济活力。
  为招才引智做好服务支撑
  跻身长三角城区“优等生”,是省、市对包河的殷殷期盼。
  既要高水平“走出去”,又要高质量“引进来”,包河将树立“‘包’达天下、‘和’融四方”的开放形象,积极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力争再招引一批100亿级、50亿级的旗舰型、基地型项目,形成“百亿领航、十亿带动、亿元支撑”的项目方阵。
  为了高质量“引进来”,包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一网通办、一窗即办、随时能办。建立“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推动“包·办好”“金牌店小二”服务提质增效,做实“一站式”服务体系,探索惠企政策“即申即享”。
  在人才引进方面,包河将探索在北上广深等城市设立人才驿站,创响“包才有巢”安居品牌,吸引更多高端创新人才、行业领军人才落户包河,并做优引进培养、创业扶持、生活保障等多样化服务。
  李多庆包育晓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