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继续推进、与沪宁杭先发城区教育共建、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医院……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中共合肥市包河区第五次代表大会获悉,未来五年,包河区将突出暖心贴心、便民惠民,创造高品质生活,更好满足群众对现代化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
老旧小区加大改造力度
春雨花园、安百苑A区、包河苑小区……今年,包河区10个老旧小区将陆续进行改造提升。过去五年,该区建设安置房超530万平方米,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0余个,百姓的居住环境不断“换新颜”,从安居到乐居的转变让人欣喜。
为百姓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是包河始终坚持的目标。今后五年,包河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大车位配套、电梯加装、环境整治力度,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全周期、高标准做好安置小区管理,让回迁社区成为“幸福宜居”代名词。
此外,包河还将高标准实施民生工程和惠民事项,建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动态梳理、常态解决机制,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大对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等支持力度,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城市智脑”提升治理水平
住在包河,百姓有啥烦心事、操心事,只要打开“共治包河”微信小程序,就能直接反映。这一探索“网格+网络”掌上云社区新型治理模式的平台,正在快速被辖区居民所熟悉使用,帮助居民解决了不少问题。
未来五年,包河将突出智能高效,提升治理服务水平,推动“大共治”迭代升级,打造一流“城市智脑”,加快建设“数字包河”,推动社会治理全面向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标准化迈进。
同时,该区学习浙江“未来社区”模式,推动5G网络全覆盖,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用科技让生活更便捷、更美好。
该区还将以“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为牵动,推动综合执法、物业监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常态化进小区。提升社区“两级中心”管理运营水平,充分利用各类零星地块、街角广场布置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10分钟生活圈”高质量全覆盖。
公共服务不断提标提质
优质的医疗资源、国际化的教育资源……过去五年,包河公共资源与长三角地区不断融合,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未来,公共配套还将不断优化,惠及更多百姓。据介绍,包河区将全面推进公共服务与长三角地区互通共享,实现提标提质。
这其中,深化与沪宁杭先发城区教育共建,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推动教育集团内涵发展,构建与人口规模、群众需求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供给体系。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认真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健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政策体系,建设适老型社会和儿童友好型社区。
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医院,畅通与长三角先发城市预约就诊、远程医疗通道,壮大优质医疗资源。衣食住行、就医养老都会更加暖心、贴心、便民、惠民。李多庆包育晓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