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I02版
发布日期:
王於昌:胸有凌云志心怀老兵情
1954时有

  虽然已经年过八旬,但王於昌老人仍思路清晰,声音洪亮。几十年来,街坊邻居都只知他是萧县百货公司的退休干部,却不知他曾为共和国立过赫赫战功。直到2019年7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王於昌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许多人才知道,他原来是曾参与击落U-2飞机的战斗英雄。
  报国从戎立下赫赫战功
  在萧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王於昌的档案清楚地记载:王於昌,我国两次击落美制U-2高空侦察机的英雄;因其战绩卓越,一次被提前晋衔,一次荣立一等功,并于1964年7月23日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从年6月入伍,到1973年复员回乡,王於昌老人的军旅生涯立过赫赫战功。
  1936年,王於昌出生于萧县张庄寨镇王柳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4年6月,他参军入伍,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兵。他先后在空军四川成都第四航空预备学校、山西太原第10航校、陕西三原空军专科学校学习。此后,他被分配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二营三连服役,任务是组装导弹,为导弹加注氧化剂、辅助燃料和冷气,中和冲洗导弹。
  这是一个精确度要求极高且极危险的工作。正是因为技术过硬,1963年11月,王於昌和战友们被派往江西上饶执行伏击敌美制U-2侦察机的任务。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台湾当局多次派美制U-2高空侦察机飞到大陆侦察情报,该机型可在20000多米高空拍摄有效照片。而我军战机最高升限17000米,高炮最高射程也仅10000米,对U-2无可奈何,只有地对空导弹才是U-2的唯一杀手。
  1963年11月1日,敌U-2高空侦察机再次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经江西上饶一带飞往西北。接到预警,我军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准备在U-2高空侦察机返回的路上予以伏击。王於昌等战士发挥神技,快速启动,短短3秒钟,一气呵成。随着地对空导弹带着尖利的呼啸声腾空而起,“轰”的一声,敌U-2高空侦察机被准确击中。此役,王於昌所在的战斗小组,以出色的“近快战法”荣立集体一等功。
  1964年7月,王於昌所在的部队又在福建漳州以同样的神技,打下了一架U-2高空侦察机,王於昌荣立一等功。当年7月23日,王於昌等人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在哪都要把工作做好
  1973年3月,王於昌复员回到家乡,被安置在萧县百货公司,当上一名营业员。“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无论在哪儿都要把工作做好!”王於昌说。
  转换到这么一个全新的岗位上,每天握尺量布、拨弄算珠,也不容易。尤其是刚开始,看到其他同事轻巧而精准地将成匹的布料扯开,又灵活地拨弄算珠,一口喊出价钱,王於昌着实感觉技不如人。于是他每天拿把尺子练手法、练技巧,结合笔算和心算一起练。很快,他就掌握了技巧,远超别人,并被同行称作“快手神算”。不久,他由营业员提升为柜组长,又由柜组长提升为门市部部长。
  1975年,王於昌被提升为县百货公司人秘股股长,负责单位的人事、工资调整等工作。萧县百货公司当
  200多名员工,是该县人员较多的单位,光重名的职工就有许多。
  为了不至于记错,王於昌把这些容易混淆的职工单独记了个花名册,谁几月几日参加工作的,是“王勇”还是“王永”;谁谁在文具柜还是食品柜;五月份销售额最高的是严永还是闫勇……他不仅认真记录,还让他们签字,以免出错。到年底该晋级加薪了,他在大会上将业绩一一读出,全都一清二楚,丝毫不差,让大家口服心服。
  言传身教家风传子女
  1998年1月,王於昌退休。2009年省总工会经查证授予王於昌同志“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2019年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王於昌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他也是安徽省唯一受邀参加这次会议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老兵”。这是时隔55年,王於昌又一次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会见。
  “令我没想到的是,总书记上来第一个就和我握手。总书记说:老人家好,感谢您为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祝您身体健康。我激动地说:感谢总书记关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於昌说总书记的关怀让他铭记一生。
  王於昌总是教育孩子:“少耍嘴皮子,实实在在地把工作干好比什么都强;无论何时,你们像我一样,靠本事吃饭,不要让任何人说闲话。”在他的教育下,三个孩子个个事业有成。
  王於昌的女婿吴信如告诉记者,如今老人家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习惯,作息十分规律。“他在阳台上有一块活动区,每天就是练习毛笔字,看军事、历史书籍,有时候也会散散步,侍弄一下自己的菜园子。”孩子们给他买了一只计步器,他每天也能走个八千步。
  “我这一生对名利看得很淡,从不想让子女去强求什么,只要努力,水到渠成即可。我知道,我所做的一切,国家没有忘记!我愿随时听候党和人民的召唤!”王於昌老人说。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