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荆楚,江城武汉告急。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姜小敢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请战书,毅然告别妻儿、背起行囊,加入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驰援武汉。抵鄂后,他受命担任安徽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总支组织委员、危重救治组党支部书记、安徽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工作处医疗业务负责人、危重救治医疗组组长。在抗疫一线,连续60余天“超长待机”“数易战场”,首战太康医院、再战协和东西湖医院、三战武汉肺科医院,以“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铮铮誓言,和队员们坚守在一起,和武汉坚守在一起。以医者仁心的大爱担当,书写了一名“白衣战士”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抗疫答卷。
武汉最危难时,“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2020年1月底的武汉太康医院,大量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限于技术和条件限制,绝地求生。而面前的状况是院感防控不足、病人难以得到有效的救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在请示医疗队领队和与医院领导层进行沟通后,决定借助医院现有的术后观察病房新建重症医学科用于救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在没有缓冲区、没有隔离带、没有插管设备,甚至连速干手消毒剂都没有的艰苦条件下,他与其他队员一道,动用医院所有可以用于抢救的医疗设备和资源,突击改造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三区三通道”病房,并且紧急抽调安徽省支援湖北医疗队里所有从事重症医学的队员,仅用2天时间,新建了一个重症医学科。
疫情一线的重症医学专业,危险无处不在,病例情况也是复杂多样。有一名65岁合并糖尿病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中出现双下肢瘫痪,转入前初诊为急性脊髓炎。此类病例为鲜发病例,查阅文献无前期治疗经验。姜小敢在仔细检查后,结合临床经验判定该患者并非急性脊髓炎,而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后继发的吉兰巴雷综合征,后经相关实验室和功能学检查证实,该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已康复出院。
在太康医院工作期间,他将“重症关口前移”,每天巡视普通重症病房,评估患者病情,积极协调医疗资源,努力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确保了一线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一个多月,他和团队一共收治了299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利用新建的ICU抢救了28例危重患者,280名重症患者成功实现“去重症化”,最终实现了该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安徽省第一批医疗队在太康医院的“重症经验”,也得到了国家、安徽省卫健委、省援助湖北医疗队总队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武汉最需要时,“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在圆满完成太康医院的救治任务后,姜小敢与战友们已在一线奋战了40余天。由于武汉地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还有一定“存量”,重症医师相对缺乏。在符合撤离条件的情况下,姜小敢和战友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下。在和不满7岁的孩子视频时他说,“怪兽还没有打跑,你需要爸爸,武汉的病人更需要我。”
秉持着“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抗疫精神,带着前期积累的救治经验,他转战协和东西湖医院,全面接管了该院感染楼两个危重病区,解决了该院危重症患者救治经验和力量不足的问题。
经过十几天的艰苦奋战,成功让该楼两个病区27名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并最终实现该院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武汉决战时,“最难啃的硬骨头都交给我们”
协和东西湖医院救治任务圆满完成后,姜小敢和战友们再次请战,进驻武汉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
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危重型新冠肺炎集中救治的攻坚场所,也是新冠肺炎救治中啃硬骨头的地方,每天不断有全市的危重病人送往这里集中救治。进驻时,这里有7台体外膜肺氧合(ECMO),6台床边血液净化在同时运行,几乎每名患者都在经行有创机械通气。由于危重组医疗队员多来自于全省地市级医院,ECMO管理经验不足,他便利用进驻前的空余时间,精心组编ECMO管理资料,带领大家集中学习,克服队员的畏惧心理,树立队员进驻后的工作信心。
在进入武汉肺科医院工作的第一天,有一名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循环衰竭、严重休克,生存几率极低,随时有死亡可能。他和来自全国6省市的专家一起商讨救治方案,借助以往ECMO救治经验,主导并实施了目前武汉地区最高形式的VVA-ECMO技术抢救这名危重患者。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手术,该患者VVA-ECMO转流成功,患者呼吸、循环参数逐渐改善,抢救过程被记录并广泛报道。
在武汉肺科医院,他坚持每天和多省专家联合查房,贡献危重新冠肺炎救治的安徽力量,倡导并开展了武汉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第一例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为危重新冠肺炎血流动力学精准控制提供方案。在全体队员的努力下,多名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并最终实现武汉肺科医院重症患者清零。
在武汉的日日夜夜,“他是队员们的安全员”
在抗疫一线,姜小敢深知作为一名医疗负责人,保护好每名队员的安全责任重大,他认真总结了自己的防护体会和救治经验,主动和院感队员一起,承担了对陆续抵达武汉的安徽省支援湖北医疗队其他批次队员的岗前培训,进一步提高医疗队员的临战安全意识,规范防护动作,安徽医疗队医护人员零感染,这其中凝聚着他和安徽省支援湖北医疗队院感防控组的心血。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他深知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他既当好战斗员,又当好宣传员。抗疫期间,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并努力培养、吸收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按质按量地完成临时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支援湖北期间,所管理的支部已发展6名积极分子火线入党。
“最早出门、最晚回家”是大疫面前的一份执着与坚守。“大容量、长待机,耐久战”是一份成熟与自信。这就是姜小敢,他没有过多的豪言,更没有过多的壮语,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者的责任和担当,他拥有的是那颗牢记使命、立足当下、做好本职的赤诚之心,更拥有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铸就不凡的信心。他和广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一道,为最终平息这场疫情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020年,他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王欢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