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涉毒犯罪呈现一些新特点,办理毒品案件中适用认罪认罚率达72%,针对禁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发精准检察建议……6月25日,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打击毒品犯罪情况,并首次以毒品案件为主题对外发布4起典型案例。
据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陶芳德在发布会上通报,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捕诉一体优势,切实履行指控犯罪和诉讼监督职能,依法严厉打击走私、贩卖、制造毒品、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犯罪和毒枭、职业毒犯、累犯、再犯、教唆利用特殊人群贩运毒品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快捕快诉了一批重特大毒品犯罪案件。2020年1月至今年5月,共受理审查批捕毒品犯罪案件795件1194人,同比下降34.24%,其中依法批准逮捕706件1059人。受理审查起诉毒品犯罪案件1764件2659人,同比下降11.27%,其中提起公诉1620件2467人,决定不起诉59件74人。从审查起诉的毒品犯罪罪名看,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分别占据了前3位,其中涉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的人数占到了毒品犯罪案件总数的六成以上。
“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案件数和受理审查起诉案件数双双大幅下降,说明我省的禁毒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陶芳德说,但从总体办案情况来看,全省毒品案件依然多发高发,单起案件查获的毒品数量不断攀升,禁毒形势依然严峻,涉毒犯罪呈现出4大新特点,即犯罪人员呈现“四多”特征(青少年增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多、无业人员多、受过刑事处罚的多);新型毒品不断涌现,涉案毒品除海洛因、冰毒、吗啡、K粉、麻古等常见种类外,“蓝精灵”“笑气”“神仙水”等呈上升态势;犯罪网络化趋势明显,毒品犯罪尤其是大宗毒品交易从传统的“线下”交易向“线上”交易发展;藏毒方式更加诡秘多变,由单一的人体藏毒发展成花样繁多的藏毒方式。
据了解,为从严惩处毒品犯罪,全省检察机关注意加强与其他司法机关之间的沟通协作,强化提前介入重特大毒品案件、引导侦查的职能作用,今年以来,省检察院联合省公安厅挂牌督办了两起重大毒品案件。同时积极推进毒品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逐步扩大毒品案件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精准量刑的适用率,促进各类毒品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做到简案快办、繁案精办。2020年,全省检察机关在办理毒品案件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1122件1428人,适用认罪认罚率达72.01%,有效提升了诉讼效率。
为推进禁毒综合治理,全省检察机关切实履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充分利用“6·1”《禁毒法》纪念日、“6·3”虎门销烟纪念日和“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组织法治副校长或检察业务骨干进学校、进课堂,开展讲授“一堂禁毒法律知识教育”课程活动,全面提高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合力筑起禁毒宣传教育防线。此外,还结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全省检察机关分别围绕寄递毒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及非法制造毒品等事项,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均获得良好反馈。
发布会上所公布的4起典型案例,分别在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监督侦查机关不当撤案、精准打击利用网络寄递毒品犯罪以及打击新型毒品犯罪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