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赔偿谈妥,被扣逾仨月的“长赐”号明日“获释”

  一度堵塞苏伊士运河的重型货轮“长赐”号所有方和承保方4日证实,已就赔偿事宜与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达成正式协议。运河管理局说,这艘货轮可在本月7日驶离苏伊士运河。不过,最终敲定的赔偿金额是多少,并不为外界所知。
  “长赐”号货轮明天驶离
  “长赐”号货轮3月23日在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搁浅,堵塞航道6天后于3月29日成功起浮脱浅,后因赔偿事宜遭埃及方面扣留至今。
  货轮船东代理方斯坦海事法律咨询公司4日发表声明说:“(相关方)将为释放货轮做准备,一场标志协议达成的活动将按既定日程在伊斯梅利亚的管理局总部举行。”这家企业没有就赔偿金额等协议具体内容提供更多细节。
  运河管理局证实,日将与货轮所有方日本正荣汽船公司等相关方签署协议,“长赐”号货轮当天将驶离苏伊士运河。
  运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说:“我们充分维护管理局的权利,维护我们与这家企业(正荣汽船公司)的关系,以及与日本的政治关系。”他透露协议部分内容,说运河方面将获得一艘拉力75吨左右的拖船。
  运河上半年收入30亿美元
  “长赐”号货轮搁浅一度令400多艘船只滞留。运河管理局先前说,堵塞期间,埃及方面每天损失1200万至1500万美元收入。运河管理局今年4月要求“长赐”号货轮船东一次性赔偿9.16亿美元,涵盖搁浅造成的运河通行费损失、救援设备和劳动力成本,以及疏浚和打捞等作业对航道的损害费用等。5月25日,运河管理局决定将索赔金额降至5.5亿美元。但是,“长赐”号船东和保险公司还是认为赔偿金额太高,不肯接受。
  面对运河管理局的高额索赔,“长赐”号船东与保险公司也制订了应对方案,试图控制损失。4月中旬,宣布启动“共同海损”机制,即一种在船东和货物所有者之间分担损失的机制。同时,还根据国际海商法设置了“限制基金”——一种能够对索赔金额设定上限的法律实体,规定最高索赔金额不超过1.15亿美元。也有说法称,船东和保险公司最终“报价”1.5亿美元。但是,运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表示,这不足以弥补航道堵塞和水道受损的损失,以及救援作业中投入的器材和劳动力成本。
  至于最终赔偿金额究竟多少,此前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6月23日达成的初步协议要求赔偿约2亿美元。
  尽管发生航道堵塞事件,苏伊士运河今年上半年收入依然实现同比增长。拉比耶说,运河今年上半年收入30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8.8%。
  事件终落幕?诉讼还没完
  虽然运河管理局与“长赐”号船东、保险公司最终达成和解,但是事件余波并未就此平息。
  “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纷争或将在埃及之外爆发。”彭博社说。
  一方面,“长赐”号船东还将面临其他诉讼。
  在伦敦的海事法院——大多数巨额海事案件都在此审理,“长赐”号船东正荣汽船公司已提交申请,以限制其在任何诉讼中的最大责任。
  申请文件列出了可能寻求赔偿的16个实体,其中大多数是在拥堵期间滞留在苏伊士运河的其他船只的船东。
  另一方面,在其他船东、保险公司及其再保险公司(保护保险公司免受超额索赔之累的公司)之间也可能会因财务责任而发生争执。
  “诉讼的旋转木马或将持续数年,这会让伦敦的法律行业高兴,但恐怕不会让其他人高兴。”彭博社写道。综合新华社、上观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