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霍寿喜
同事大刘买了新房。装修完毕,邀我去参观他的“寒舍”。他真是谦虚过分了,因为他那150平方米的房子,简直就是宫殿!硬要说“寒”,那也是“高处不胜寒”——位居十六楼,够高的了。
从大刘家的窗子向外望去,远处湖光山色,风景很美,但也有一处煞风景的地方——不远处的一大片空地上,点缀着几间用废板材和旧帆布建成的工棚。“噢,这块地还要盖几幢小高层,这些工棚是民工们住的。”大刘对我解释道,并故意加重“小高层”和“工棚”的语气,我听着有点不舒服。
“其实,住在小高层里固然舒适,但工棚也有它的优势呵!”我的不满立刻就吐了出来。不过,大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我就不明白,工棚比小高层会有什么优势?”没等我说话,大刘的嘴就不断喷出子弹:“小高层空气新鲜,冬暖夏凉;而工棚里污浊潮湿,冬冷夏热(没空调嘛)”“外面起风,我住在小高层里只需关一下门窗即可,而工棚则面临着被风吹倒的危险;外面下大雨,工棚里也下小雨呵……”
“如果要是地震呢?”我终于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了。不料,大刘的地震知识也挺丰富:“我买房时就考虑抗震了,我们家的小高层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足足能抗八级地震!”我呢,也是个爱抬杠的刺头:“如果发生八级以上的地震呢?我从画报上看到某地地震时,两幢小高层呈‘人’字状地倒在一块,这说明发生强烈地震时,小高层是可能整体倒塌的,而那几间工棚则不存在这方面的危险。这就是工棚的优势!”大刘终于无话可说……
一周后,大刘搬家,同事都收到了请柬,惟独我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