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旌德乐成桥何时才能乐见其成?
距今已有近500年,去年被洪水冲毁未来保护方式还未确定
  本报讯2020年7月6日,旌德县三溪镇境内的古桥乐成桥被洪水冲毁(本报曾报道)。据记载,乐成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近500年,清初曾被洪水冲毁,清康熙年间重建。去年被冲毁前,乐成桥是皖南地区留存的第二大石拱桥。距离乐成桥被冲毁已经一年,古桥现状如何?7月6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进行了现场探访。
  古桥残体依然矗立河中
  7月6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了旌德县三溪镇,在街道的尽头,看到了乐成桥作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石碑,但由于桥头被木板阻隔,从这里已经看不到桥的面貌。
  记者随后绕行到河岸边,在这里终于可以看到乐成桥的全貌。原本全长156米的乐成桥,如今只剩下河北岸两个桥孔的桥体。虽然前些天旌德县遭遇强降雨,但河水已经退去,河床再次裸露出来,让残缺又高大的乐成桥在烈日下显得格外突兀。一个桥墩下堆起了高高的沙袋,看上去是为了保护仅存的桥体不再被洪水冲坏。
  乐成桥被冲毁后,旌德县文旅局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古桥的石构件进行了打捞,被打捞起来的石构件都被存放在距离乐成桥大约几里路的一座桥边。7月6日上午,记者找到了这里,看到一处露天的堆场上分片堆放了很多石构件,每一片都立了牌子,标注是几号孔的石构件。堆场虽然没有人看守,但四周砌了围墙,大门紧锁,旁边还安装了监控设备。
  村民希望恢复古桥原样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乐成桥现场看到,距离古桥只有几十米远的河面上,有一个钢结构的简便小桥,只能步行和骑车通行。
  一位路过此地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住在河对岸的姜园村,以往他从村里到镇上都要从乐成桥走,小时候时常在乐成桥上玩耍,对乐成桥颇有感情。乐成桥被洪水冲毁后,村民们上街只能绕道近10里路,从另一处新桥通行。今年上半年,当地政府在距离乐成桥不远处临时搭建了一个钢结构小桥,方便居民步行和骑车过河。“这桥管不了多久,前些天河水涨起来还有点危险,没让人走。”在乐成桥边,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村民,他们告诉记者,乐成桥对他们来说不仅是通行的桥梁,也有承载了他们的记忆,相比建设新的桥,他们更希望乐成桥还能恢复原来的模样。
  原样重建与洪评有冲突
  被冲毁一年后,乐成桥未来的命运如何?原址重建还是遗址保护?7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旌德县文旅局,一位副局长告诉记者,目前乐成桥后续事宜由旌德县发改委牵头处理。随后,记者来到了旌德县发改委,一位潘副主任告诉记者,乐成桥原址修缮方案已经上报到省文物部门,第一次专家评审会已经举行,专家对方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已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
  “如果按照老桥原样重建与洪评有冲突。”潘副主任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根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由于现在河道环境相比乐成桥当年建设时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按照原来的高度、宽度原样重建,乐成桥今后可能还会遭到洪水的破坏。他表示,本周计划召开专题会议,旌德县多个部门将再次商讨乐成桥后续的保护方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何薇曹庆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