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7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公开征求对推荐性国家标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下称《条件》)的意见,首次将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即俗称“老头乐”的老年代步车)纳入纯电动乘用车范围,并提出相关技术要求。《条件》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1年8月16日。也就是说,“老头乐”即将正规化。
近年来,“老头乐”成为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农村市场的热门车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近300家,年产能超200万辆。然而,在相关标准及规定出台之前,老年代步车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驾驶员没有驾照,安全事故频发。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全国因老头乐导致的交通事故高达83万起,直接导致1.8万人丧生、18.6万人受伤。
《条件》将老年代步车分类为纯电动乘用车分类下的微型低速电动车,明确定义为四座及以下,最高车速小于70km/h的纯电动车。《条件》对于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外廓尺寸、整车整备质量、碰撞后安全、制动性能、稳定性、车辆动力性能、动力蓄电池、标志和标识等都提出了相应的指标和要求。比如,长度应不大于3.5米,宽度应不大于1.5米,高度应不大于1.7米,整车整备质量不应超过750kg;要配备三点式安全带,正面碰撞试验车速规定为40km/h;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应低于70wh/kg。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新国标能够成功实施,必然会改变目前“老头乐”市场的乱象,规范行业发展。随着国标的实施,相关部门可以参考现行的机动车管理制度,未来“老头乐”上牌、上险将成为必然。国内保有量超1000万辆的“老头乐”,面临的不是简单地转正,而是正规化升级和替代。
据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