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周志华:参军成就更好的自己

  2017年,大学刚毕业的周志华进入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义务兵。“钢铁战士”“优秀士兵”……这位从城里来的大学生,在两年军旅生涯里收获了荣誉嘉奖、强健体魄,这段时光也重塑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男子汉不参军会后悔一辈子的。”如今正在中国科大读研的周志华笃信,正是这段难忘经历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大学毕业走入绿色军营
  离开军营有两年了,回归校园的周志华仍然保持着一些在部队的作风。2017年,周志华从安建大毕业后,站在了人生的路口,是考研、工作还是参军?
  周志华的同学里,有的在大一就入伍参军,有的考上了军校。“看到他们在朋友圈里发训练场景,觉得部队是个大熔炉,立功光荣。希望能为国效力,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一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周志华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报名参军。后来,他成为北京卫戍区某部“老虎团”的一名新兵。
  都说部队苦,苦成什么样子?刚入军营,周志华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体能训练中,三公里达到13分钟才能及格,可他总是14分钟才能跑完;徒手拉单杠7个及格,可自己总是差一两个。白天训练非常辛苦,晚上一沾枕头就能睡着。面对教官们的批评教育,他也掉过眼泪。强健的身体素质是军人最基本的要求,打仗了能跑慢吗?掉队就成了俘虏,整个连队会被拖累。“不能给咱大学生军人丢脸,只能奋力追赶。”周志华说,好在有三个月的新兵营作为缓冲,他渐渐适应了部队的生活。
  扛迫击炮成为“钢铁战士”
  两年的历练,军营里的作息已深深刻在周志华的骨子里。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左右休息,白天都是在出操和体能训练中度过的。
  为了磨炼官兵们的意志,周志华所在部队一年有两次营地外的训练。“每年夏季有几个月,我们会把基地搬到大山里,模拟战备训练。”周志华说,这样的训练很辛苦,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夜晚站哨。“一般是凌晨两三点起来,有时候外面很冷,一开始站完岗回来就睡不着了,但后期已经适应这样的生活。”
  更艰苦的是冬天拉练。周志华回忆,有一次五天四夜的拉练,他们背负七八十斤的行囊,每天早上三、四点起床,一直走到夜里10点,每日行军50多公里,甚至走着都能睡着。大家脚底都是血泡,甚至长出泡中泡。虽然每一场拉练都有巡逻车全程跟随,如果坚持不下去可以上车,但周志华说大家都坚持走下来。
  也就是在2018年的那次拉练中,周志华不仅自己负重坚持走完全程,还主动申请为部队扛下一个三十斤的迫击炮,获得团级“钢铁战士”嘉奖。“我觉得年轻人要多承担一些责任,坚持就是胜利。”
  退伍回来继续读书深造
  军营艰苦的训练让周志华的人生更加坚韧,严明的纪律让他更加自律,军营里的历练也让他更加从容自信。2019年9月退伍后,周志华选择了考研,向考场发起了冲锋。在短短89天时间里,他通过“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如愿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
  虽然黑了、瘦了,但军营生活给周志华带来很多改变。“我妈说以前我是温室里的花朵,现在我更加独立,有自己的目标和想法,也会坚持自己的方向。”在校期间,他高票当选中国科大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研会主席。做事麻利,雷厉风行,自信向上是老师同学们对他的印象。“我也鼓励周围的年轻人,去参军吧。不论是为祖国放哨,为人民服务,还是锻炼独立能力,提升体魄,你都会获得迅速成长。“周志华说,国家对参军入伍公民的福利待遇都很不错,希望更多人可以加入进来,和他一样成为更好的自己。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