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生源逐年减少家门口的教学点要撤并?
村民称教学条件很好;亳州当地教育部门表示,已列入撤并计划
  日前,亳州谯城区淝河镇大康村有村民反映称,他们家门口的大康小学教学点要被撤并了。“校园环境优美,又经过智慧课堂建设,可以满足本村孩子入园入学需求。”村民得知学校或将撤并的消息,感到十分惋惜。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亳州谯城区教育局获悉,该校确实被列入撤并计划,目前还在走程序。“一旦完成撤并,学生都会妥善安置。”
  教学点撤并学生将分流
  大康小学位于淝河镇,属于淝河镇中心校管理。7月20日下午,记者从当地一位村民处获悉,他们已经听说了这个消息。“学校建设挺好的,两层的标准教学楼,就是学生少。”村民告诉记者,也有人在这里读书,主要是留守儿童。
  亳州谯城区教育局基教股的一位范副主任告诉记者,该校确实已经列入撤并计划了。“这是一个教学点,有幼儿园和小学。”他表示,大康小学这些年一直在使用,但是生源却不断减少。“年级逐年减少,学生逐年减少。”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该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不足五十人。
  淝河镇中心校丰永光校长告诉记者,今年市里要求整合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他们也得知学校被列入撤并计划。“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很少,幼儿园还可以。”丰校长表示,如果撤并的话,学生会分流,附近还有两所小学,距离都在一公里左右,不算特别远。“学生可以就近安置,也可以根据家长的意愿,选择辖区内任意一所学校。”范副主任告诉记者,当地教育部门也会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妥善安置的办法,要求“一人一策”。
  教学点仍优先发展教育
  记者了解到,针对教学点是否撤并,当地教育部门考虑的主要是学校的区位以及在校人数等情况,并逐个学校进行审核。“目前我们谯城区已经完成四五所学校的撤并工作。”范副主任说。
  学校撤并后,这些设施齐全的教学点会作什么用途?范副主任介绍,如果撤并的教学点能继续办教育,则优先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如开办学前教育,设置幼儿园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校舍改造,用作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现在国家比较重视劳动教育,光课堂教育效果不好,需要拓展基地建设。”他告诉记者,如果是用于劳动基地建设,还要结合区域位置进行调研,并不是“一刀切”。此外,如果教育事业用不了的话,这些教学点就会按照程序移交给当地政府,由属地政府去办乡镇公益事业,改造成活动中心等。
  虽然大康小学已经列入撤并计划,但相关工作还在推进。“撤并每一个学校都要经过一些环节,开座谈会、论证、征求村里的意见,这个工作还在做。”范副主任表示,该校能否撤并还要看工作能做到哪一步。丰校长也告诉记者,他们建议该校改成学前教育,不过具体情况还要看教育部门的论证安排。
  相关设施会登记造册
  记者注意到,2019年亳州市曾出台《亳州市农村教学点智慧学校民生工程建设实施办法》,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建设,进一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强化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市实施40个智慧课堂主讲教室和93个教学点智慧课堂建设,大康小学也被纳入其中。
  有村民告诉记者,一旦学校撤并,这些当初花大价钱建设的农村教学点内的智慧教学系统可能就浪费了,这也是他们担心的地方。范副主任表示,撤并过程中首先就会考虑学校的资产,要管理好用好,不会因为学校撤并,让这些资产流失,“都是登记造册的,下一步怎么用将会制定方案。”
  张真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