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四里河畔“音乐会”
  □合肥王雷
  去年冬天,在儿子的建议下我们卖掉了救护中心宿舍的房子,儿子将位于四里河畔带电梯的房子腾出来给我们居住,并用卖房款换置了一套房子自己居住。儿子说:“再过几年你们老两口就进入古稀了,上下六楼腿脚不利索。庐阳区政府投入数亿元资金建设改造的四里河生态公园已经完工,并成为媲美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的庐阳区第三大公园,特别适合老年人休闲健身颐养天年。”
  前些年,儿子还在上大学时,我们在寿春路住了多年的老房子因为拓宽马路而拆迁,一家人被安置到四里河畔一处新建的小区。儿子参加工作后,我们将房子让给儿子,搬到单位集资购买的救护中心宿舍。时过境迁,我们又搬回四里河畔居住。老伴说:“我们结婚几十年,搬了七八回家了,今后也许不会再搬家了,除非身体不能动了去养老院。”
  儿子所言不虚,过去四里河两岸杂草丛生,一片荒芜,绵延数里的河床时常飘来一股带点臭味的水腥气。如今,河床加宽了数米,河里养了生态水草、鱼类和莲藕,水质也做了改善处理,不再飘有腥臭味。沿河两岸移栽了各种花草苗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还建造了绿树覆盖的林荫小道和花团锦簇的小广场,一座座供游人观景小憩的水榭凉亭也穿插其间,每天从早到晚健身的、遛狗的、散步的男女老少川流不息。进入公园,人们很快就将身心从车水马龙的闹市及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的喧嚣中解脱出来。
  早晨,我牵着养了多年的宠物狗由小区后门进入公园散步遛狗。在闹中取静的天然氧吧,我也耐不住寂寞带上充满电的手机,耳朵塞着蓝牙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迈着碎步前行。路上常遇到一个小我几岁喜欢唱歌的老弟,他身上背着一个如同老式收音机的音响,放着高分贝乐曲,并随着乐曲引吭高歌。虽然他五音不全,吐字不清,不知在唱些什么,但却兴味盎然一曲接一曲唱个不停,引来过往游人侧目而视。有一回,他唱了一首红歌:“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我朝他竖起了大拇指,赞道:“唱得好!”没想到他竟一脸的受宠若惊,连连摆手:“过奖了,唱得不好,我就是喜欢唱歌。”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参加玻璃凉亭“音乐会”,他面带羞涩地说道:“那里都是唱歌高手,我不想去献丑。”
  玻璃凉亭是公园内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身后是花团锦簇的小广场,挨着潺潺流淌的河水,每天下午至黄昏,二三十平方米的凉亭云集着十多位爱好吹拉弹唱的退休老人,吹笛的、拉二胡的、拉小提琴的,甚至还有拉老古董手风琴和吹奏现代乐器萨克斯的,当然也少不了喜欢唱歌的,几个爱唱歌的大妈自带麦克风,唱起歌来还手舞足蹈,颇有几分开演唱会的风范。有两个爱唱歌的大叔,一个唱高音激昂高亢,一个唱中音婉约缠绵。我儿时学过笛子和二胡,因为没有音乐天赋又吃不了苦,没学多久就扔掉了,不过,我还是一如既往喜欢音乐,有时还去歌厅秀下歌喉。玻璃凉亭里无论是乐手还是歌手,人人技艺精湛身手不凡,他们的演奏或演唱时常引来游人们的驻足围观,并报以阵阵掌声和喝彩。见此情景,我一时兴起从一大妈手中接过麦克风,放开嗓门秀起了著名歌唱家蒋大为的金曲《骏马奔驰保边疆》,然而,还没唱到一半嗓子撕裂失声,只得垂头丧气败下阵来,却不料身旁的高手们居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夸我的嗓音有可塑之处,同时又指点我的不足,鼓励我加入“音乐会”团队学习深造,我感动之余,又知趣地谢绝了大家的邀请,做了“音乐会”的一个粉丝。
  开国元勋叶剑英元帅诗云:“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欣赏四里河畔“音乐会”,让我油然想起了叶帅这两句诗,用于那些步入花甲甚至古稀的乐手和歌手,可以说非常贴切。他们活到老,学到老,快乐到老,用音乐和歌声点缀人生,传播快乐的情怀,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让生命永葆青春的活力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