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烟花”步步逼近,全城严阵以待
合肥市提前部署防御台风工作,高架、下穿桥、楼宇等政府投资性灯饰亮化不再开启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自7月25日晚起,合肥市高架、下穿桥、楼宇等政府投资性灯饰亮化将不再开启,直至台风结束。为应对台风可能带来的影响,城建部门提前部署落实防御台风各项工作准备,严阵以待。
  排水部门筑牢“数字防线”
  排水部门对合肥市区内1300多公里的管网进行第二轮清淤养护,对部分存在排水隐患的设施进行维修改造。
  针对目前水库泄洪,水流较急、不能出船的情况下,安排各码头人员,做好24小时值守及安全检查工作。白天每个码头安排两人值守、两人河堤巡查;夜晚每个码头安排两人值守。
  密切监测台风,随时掌握最新台风预警信息;完成全市下穿桥、气象水文站点信息化数据维保,针对141座下穿桥积水监控、47处气象站点、28处水文站点24小时动态监测,防控范围涵盖全市重要部位和主要行洪通道,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台风可能带来的强降雨积涝点,排除隐患。联合调试50台报话机与40台PDA设备,保障功能正常,台风期间实时处置调度。针对台风期间雷雨天气易断电的情况,提前做好UPS电源布点检查工作,保障机房台风期间不断电。
  市政设施政府投资性灯饰亮化关闭
  市政部门结合台风过境的特点,提前抓好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成立了6个防御应对台风“烟花”工作专班,迅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好“排查隐患、治理隐患、消除隐患”等各项工作。
  自7月25日晚起,合肥市高架、下穿桥、楼宇等政府投资性灯饰亮化将不再开启,直至台风结束。
  同时加强路、桥、灯等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特别是悬挂绿化、泄水孔、落水管、路灯基座、声屏障、照明灯头灯罩、灯杆、灯箱、配电箱及灯杆悬挂彩旗等,并及时加固相关设施,切实做好“防高坠、防积水、防漏电、防倒塌”等工作,确保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台风过境期间,将暂停一切室外市政设施养护、施工作业,禁止登高作业、禁止带电作业,做好停工期间的安全防护措施,特别是深基坑、深沟槽、配电设施的漏电防护、围墙、危旧房、车棚、机械设备等的安全防护。台风过境之后,将立即组织开展市政设施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安排处置、消除,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在建项目台风来临时停止室外作业
  7月24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印发的《关于建筑施工领域做好应对第6号台风“烟花”工作的紧急通知》,市县两级建设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均带队组织了现场检查,25日共出动了52人次,检查项目81个,针对部分项目防汛防台物资、措施准备不足的情况,要求及时补充。目前全市在用塔吊2938台,施工升降机3234台,深基坑240处,高支模126个,已要求各有关单位做好应对措施。
  同时对施工现场管理具体要求,严控高空作业。加强对高处作业的管理,提前做好预警。台风来临时一律停止高空、室外作业。另外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施工脚手架的管理。对塔吊、人货电梯等机械设备基础、固定状况以及安全装置灵敏程度开展一次全面检查,提高设备抗风、防倒塌性能。
  公用事业全力保障市民生活不受影响
  根据相关部署,合肥市燃气、热电等公用事业部门立即对本单位各项防范措施进行部署落实,开展专项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做好重点区域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市民生活不受影响。
  各管线运维单位加强防汛期间的巡查力度,重点做好跨河管道、随桥架设管道、阀门井的检查,增大巡查巡检频次。巡线等户外工作人员在暴风雨期间要停止非必要性作业。雷雨大风天气后,加强设备设施、辅助设施以及建、构筑物等安全检查。
  另外组织检查各防汛点应急物资情况,保证麻袋、铁锹、雨衣、胶鞋、救生衣、皮划艇等应急救援物资完好可用。抢险人员在现场抢险时要提高自身保护能力,特别是要重视夜间的抢险施救安全。
  合建宣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