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开进祁门一中
心有阳光,必有远方

  本报讯心有阳光,必有远方。7月22日下午,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开进祁门县第一中学。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志愿服务队新安晚报“新安帮帮团”志愿服务分队的记者们顶着烈日与高温,走进困难学生家中,与当地阳光学子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即将迈入大学的喜悦心情,聆听他们励志求学的故事。
  祁门县位于黄山市西部,境内层峦叠嶂。祁门一中有80多年办学历史,向很多大学输送过大批优秀学子。尤其是最近几年,该校高考成绩稳步提升,得到家长们的认可。今年,该校有毕业生考入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知名学府。
  14年爱心相约,14年初心不变。2021年,新安晚报阳光助学活动进入第十四个年头。每年盛夏,“阳光助学”的光芒都会洒满江淮大地,我们从全省各地遴选出100名优秀励志阳光学子,报道他们勤奋苦学的事迹,坚强拼搏的精神,激励、感动了无数人。
  在祁门一中校内,大皖·阳光助学直通车现场接受学子们咨询与报名。每名阳光学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有的学子高考后,为了补贴家用,当起了外卖小哥,送外卖时不慎摔伤,但一天能赚60多元的喜悦让他忘记了疼痛;有的学子从小到大都是盲人母亲的“眼睛”,母亲看不见,他就带着母亲走遍村庄,走过溪流,走到县城,还想着以后带母亲前往合肥,去听更多的声音,感受更美好的世界;有的学子未能到达现场,委托母亲前往学校,为自己报名,争取一次助学的机会……
  在22日的阳光助学直通车报名现场,有一位特殊的报名人,她是祁门一中学子周美婷的母亲。“女儿去合肥打暑期工了,在一家超市上晚班当收银员,一个月能挣3500块钱。”周母告诉记者,2019年,丈夫去世后,家里靠她一个人务农打工维持生活,大女儿患有精神分裂症,小女儿今年参加高考,有可能被黄山学院录取。“小女儿很懂事,家里的情况,她也清楚。暑假她到外面打工,赚点生活费、学费。”周母说,一开始小女儿和自己一起在工地上干活,后来到合肥一家超市当收银员,工资高一点。“有时也听她喊累,但让她回家,她又不干,想坚持干下去。”想起女儿,周母眼角湿润,声音哽咽。
  当天下午,祁门一中副校长江瑞忠也到现场鼓励学子们,高中毕业不是终点,进入大学只是起点,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家庭状况如何,都应该保持阳光心态,继续努力学习,更应该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学成之后,回报社会。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大皖·阳光助学”点亮寒门学子大学梦想,爱心绵长,温暖的故事会一直延续下去。本版稿件由张真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陈牧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