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疫情防控依然严峻。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除了接种疫苗,戴好口罩依然是有效的防护手段之一。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多款“口罩防闷神器”在各大电商平台热销。不过,医护人员表示,使用这种“神器”对预防新冠病毒是有欠缺的,“不严格也不规范”。
“口罩防闷神器”在网上火了
随着多地疫情消息不断报出,口罩再度成为大家必备的防护工具。但天气炎热,戴口罩的不舒适感越来越强烈。在合肥繁华大道一处公交车站台附近,记者看到许多市民脸上戴着的口罩,边缘部分已经被汗水浸湿,有的人满头大汗,在等车时干脆把口罩拉下来,上车前重新戴上。
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最近她在不少电商平台上看到一款“口罩防闷神器”,形状类似一个支架,为口罩和口鼻之间留出了空间。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口罩的带子从神器旁边穿过固定好。这样佩戴起来,口罩便不会紧贴着脸,留出了一定空间,缓解口罩捂脸的闷热感。
刘女士购买之后试戴发现,将其衬在口罩里,的确会舒服一些,没有那么潮湿了。但使用“神器”时,口罩和脸的贴合度就没有那么好了,这样做,口罩的防护效果会不会变差呢?
规范戴口罩需要做漏气试验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这样的“口罩防闷神器”有很多,价格从几块钱到上百元不等,大多是硅胶、高分子材质。不仅有成年人尺寸,儿童的产品也很多,销量也不错,可以重复使用。有店家甚至打出,佩戴之后普通口罩“秒变KN95口罩”的广告语。
对于疫情之下需要认真戴好口罩的市民来说,这样的“神器”值得买吗?对此,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张鹏并不支持。在他看来,目前佩戴口罩依然是除了打疫苗之外,在公共场合非常有效的防护工具。
“在一般的一次性外科口罩里面放入支架,实际是为了透气,一旦导致口罩佩戴起来不那么服帖,达不到严格规范的要求,就不合适了。”在张鹏看来,口罩没有完全贴合面部的情况下,病毒吸入风险会提高。
张鹏认为,规范化佩戴口罩时,需要做漏气试验,即双手把口罩捂住,用双手食指进行鼻夹塑形,贴合双脸。“如果只是为了防灰尘等,那么口罩佩戴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如果为了防病毒就需要做到严格规范化的佩戴。”
口罩汗湿可以多带一个更换
另外,是不是如店家所言,给口罩加一个支架就能让普通口罩“变身”?对此,张鹏也持否定观点,医护人员在高风险区域使用的N95等口罩,虽然也有支撑机构,但这是在确保没有漏气的情况进行支撑,原理上是不一样的。
在张鹏看来,除非是在高风险区域,一般在公共场所和人员较多的地方,规范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了,包括他们医护人员在非高位区域,也只会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不推荐普通人在一般情况下佩戴N95口罩,不仅成本高,长时间佩戴还容易造成缺氧等问题。”
针对天气闷热导致口罩戴不住的情况,除了在口罩本身的材质上进行改善,张鹏表示,出门多带两个口罩,及时更换也是一个好办法。“普通人上午下午各换一个,如果出汗潮湿了就要及时更换,这比花钱买支架性价比更高更有效。”
张真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