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孙瑞风:不苦不累,当兵无味
  “不苦不累,当兵无味。”今年30岁的合肥人孙瑞风已经在深圳服兵役快7年了。他觉得,从军对自己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孙瑞风不是家里的第一位军人,他的爷爷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过抗美援朝。受爷爷的鼓舞与影响,孙瑞风从小立志参军入伍、保家卫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祖国做奉献。
  深受爷爷影响,从小立志从军
  “当年我爷爷是运输队一个副连长,负责后勤保障物资车队的押运。据说,有一次他带的车队在半山腰被美军轰炸机发现,一发炮弹将他连人带车炸到了山下,昏迷了一天一夜才醒过来。后来硬是和战友用手推车,推了一百多公里才把物资运到前线。”孙瑞风说,当年爷爷希望父亲也去当兵,但父亲最终选择了从医,决心与疾病做斗争,让更多人拥有健康。为此,这个殷切期望落到了孙瑞风的肩头。孙瑞风从小就迷军装,喜欢听爷爷说当兵的故事,“参军”是他从小在心里种下的一粒种子。
  2014年,孙瑞风大学毕业后,选择参军入伍。那一年,他23岁。在新兵里,他的年龄偏大,体能也较弱。不过,孙瑞风却把这一劣势转为优势。“我年龄大一点,思想上相对更成熟一点,愿意主动加班加点去练体能强素质。”最终,孙瑞风在班长和战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从“困难户”变成了连队“排头兵”。
  在义务兵的两年时间中,孙瑞风三次被评为训练标兵和训练尖子。2017年,因各方面军政素质突出,他通过了军校考试,顺利提干,完成从战士到军官的身份转变。
  别样军营生活,艰苦并快乐着
  在军营里,孙瑞风体会到了别样的生活。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多姿多彩、挥汗如雨、摸爬滚打、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日常以训练为主,遇到节日,我们会办晚会,周末也有活动,军营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孙瑞风说,如果搞演练,则长期住在野外,在深山中训练、就餐、住宿,不分寒暑和昼夜。孙瑞风也体验过披星戴月。那是当干部后,他常为写好一份材料、筹划一项活动、组织一次集训,通宵熬夜。
  孙瑞风的付出,也换来了很多荣誉。2015年,孙瑞风被评为优秀士兵,2018年,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2016年、2017年两次获得单位嘉奖,2020年、2021年参加军级单位比武竞赛,连续两年荣获驻军第二名。
  孙瑞风还是一支“笔杆子”,研究时事,多次撰写论文发表。
  家人相隔两地,同抗新冠疫情
  虽然远离家人,但在部队里,孙瑞风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当义务兵时,孙瑞风的指导员范建超,自费帮他购买提干复习资料,提供学习场所,购买营养品等,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像大哥一样给他无私的关怀。“后来当干部,我们张一航科长也是手把手教我,抓学习、抓写作、抓训练,给了我很多帮助与支持。”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孙瑞风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们第一时间冲上抗疫一线。孙瑞风在担心父母安危的同时,自己也在营区与疫情做抗争。“去年初,因为疫情严重,来队探访人员都需要在营院内进行14天居家隔离,两次核酸检测阴性才能自由活动。我每日带领相关医务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做核酸检测,运送隔离生活物资,分发防疫物资,为来队隔离军人家属做好生活和
  防疫保障。”虽然与父母远隔两地,但孙瑞风以与父母同在抗
  击疫情一线为豪。
  有时候,有亲朋好友有意送孩子去当兵,会向孙瑞
  风讨教当兵经验。他总会说:“不苦不累,当兵无味,只
  有在部队的大熔炉中好好历练一番,才能更好地为国
  家做奉献。”
  王子璇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