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特大洪涝灾害已致河南302人遇难
国务院成立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对失职渎职行为将予以问责追责
  8月2日下午,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灾情,截至2日12时,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已致302人遇难、50人失踪,其中郑州市遇难292人、失踪47人。同日,国务院决定成立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将对灾害应对过程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灾害应对经验教训,提出防灾减灾改进措施,对存在失职渎职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问责追责。
  河南因灾死亡302人、失踪50人
  据介绍,本次河南雨情汛情灾情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降雨总量大、雨强极值高。郑州、鹤壁、安阳、新乡等19个市县日降雨量突破了历史极值。
  二是洪水来势猛,工程出险多。12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常庄、郭家咀、五星3座水库分别出现管涌、漫坝和裂缝等险情,浚县新镇码头村发生了决口的险情,卫河新乡牧野大道发生了决口险情,周口市西华县贾鲁河右岸鲤滩村发生了管涌险情,这场洪水河南省共启用了7个蓄滞洪区。
  三是影响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河南省多个城市的城区发生严重内涝;郑西、郑太、郑徐高铁及普速的陇海线、焦柳线、宁西线、京广线部分区段封锁或者限速运行,影响旅客列车186列,209、310国道交通中断。
  四是灾害损失重、人员伤亡大。截至8月2日12时,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共造成150个县(市、区)、1663个乡镇、1453.16万人受灾,302人死亡、50人失踪。全省组织紧急避险93.38万人,转移安置最高峰值147.08万人;倒塌房屋30106户、89001间;农作物成灾面积872万亩,绝收面积380万亩,直接经济损失逾1142亿元。
  调查组将评估郑州灾害应对过程
  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特大暴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务院决定成立调查组,由应急管理部牵头,相关方面参加,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进行调查。调查组聘请专家为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调查组将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全面客观地对灾害应对过程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灾害应对经验教训,提出防灾减灾改进措施,对存在失职渎职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问责追责。
  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侯红8月2日在河南省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8月1日18时,该市总共遇难292人,失踪47人。在遇难者中,因洪水、泥石流导致189人遇难;因房屋倒塌导致54人遇难;因地下室、车库、地下管网等地下空间溺亡39人,包括地铁5号线14人遇难、京广路隧道6人遇难;另有其他遇难者10人。县(市、区)方面,巩义市64人、荥阳市58人、新密市46人、登封市12人、新郑市2人、上街区2人,共遇难184人;市内五区和四个开发区共遇难108人。
  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降级
  河南严重洪涝灾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派,国务委员、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王勇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于7月31日晚赶赴河南省,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和受灾群众安置等工作。此前,国家减灾委已派出工作组赴河南指导救灾工作,并成立10个工作小组开展后续工作。
  目前,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已预拨河南省10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河南省洪涝灾害救灾工作,重点用于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过渡期生活救助、倒塌损坏房屋恢复重建等方面。此外,为支持各地应对汛情、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水利部迅速调度各地受灾情况,及时研究救灾资金分配方案,已下达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6亿元,用于支持受灾地区做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开展农作物改种补种,购买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物资,修复水毁水利工程设施等相关工作。
  水利部最新汛情通报显示,月2日12时,海河流域漳卫河水系共产主义渠合河及刘庄河段、卫河淇门至五陵河段水位超警0.19~0.68米。其中,共产主义渠刘庄站(河南浚县)水位64.78米,超警0.34米,较1日12时下降0.19米;卫河五陵站(河南安阳)水位56.19米,超警0.19米,较1日12时下降0.14米。鉴于漳卫河水系呈现退水态势,水利部要求加强沿线堤防巡查和险情抢护。
  针对海河、松花江、太湖等流域的汛情形势,水利部已于2日14时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级别由Ⅲ级调整为Ⅳ级,目前仍有3个工作组在河南、河北、山东指导防汛抗洪工作。综合新华社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