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女儿的手账
  □六安冯文
  虽然白露已过,但合肥的天气依旧炎热,尤其这几天气温高达36摄氏度。
  女儿到学校已几天了,可能开学事务繁忙,极少和我联系。通常,我发一条信息给她,她若没回复,我便不再打扰她,虽然内心多少有些牵挂。
  想起女儿返校的前几天,在小城的家中,她整理学习、生活用品时,拿了好些大小不一的本子到客厅,说这些都是她的手账本,还一一翻给我看,并简单地讲解其用处。
  女儿的手账,种类很多,其中包括生活手账、旅行手账、学习手账、日记手账等等。
  生活手账,大致记录她每天的睡眠时间、主食菜谱、运动量及当月的消费收支等,并配有各种小贴画,很是可爱。
  生活手账看似记录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日常琐事,但女儿说这些对她来说却很重要。比如消费,月末查看银行卡,发现钱少了许多,有些能记住买了什么,有些却没印象。现在,她将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记下来,这样给自己一个更直观的消费记录。
  旅行手账,是近两年女儿去过的地方。她将机票、车票、船票及景点门票保留下来,旅行结束后,在网上将她拍摄的图片打印出来,和所有票据一起贴在手账本里,并简单记录下当时发生的一些趣事。女儿说,闲暇时,每次翻阅旅行手账,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放飞心情。还说以后有时间,争取把她从小到大旅行的地方都补齐。当然了,大多地方只能以文字记录为主,或配一些打印的照片,因为以前的票据早都不在了。
  学习手账,稍微复杂一点,分几个小册子。女儿分门别类记录了她的专业论文、学习计划及每个星期的学习小结等。另外,还详细记录了她课题研究的进度、规划及大概完成的时间点,还有近一年她要写的论文等。
  日记手账则有两个本子。其中一个是五年日记本,每天记几句当天发生及有意义的事。另一个日记本,闲时天天写,忙时几天写一次,或长或短,写心情,写季节,写感悟等,并配有各种贴纸、印章。有时兴趣来了,还会自己画些插图在上面,属于抒情小散文的那一类,总体给人很艺术的感觉。
  那么,何为手账呢?简单地说就是记事本(包括日记本),但和普通的记事本又有着很大区别。“手账”二字源于日本,意思是指用于记载心想、要做、怕忘的各种事情的小型记事本。但其实,古代中国人就有记手账的习惯,称作“手簿”,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后来,日本人把这一中国传统冠以“手账”之名,并发扬光大,形成了一种日本文化。近年来又逐渐演变成手账文化。
  在日本,大部分人会随身带着一个被称为“手账”的笔记本,随时随地掏出来翻翻看,或者在上面记些什么。不过,现在的手账并非简单的记事本,它是集日程安排、生活感悟、读书心得、消费收支,甚至百科大全于一身的超级手册,并配以创意手绘插图,还会用彩色胶带、贴纸、印章等来装点。
  女儿的手账本就属于这一类。以前,女儿每次放假回来,计划了一堆事,包括重要和次要的,但直至开学也没完成一二,她说这时候日程规划则显得尤为重要了。今年初,由于疫情的原因,女儿在家呆的时间过长,她便在手账上写下学习任务的优先级,按照事情的主次去完成。每个月先绘制表格,每天坚持打卡,慢慢地,学习、生活都变得有条理了。
  记得有一次在高铁上,上来一位学生模样的女生,刚在我旁边坐下,还没等火车开动,便从身后的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笔记本,在上面记录些什么。我瞟了一眼,本子上也如同女儿的手账一样,贴着各种小贴画。到家后,我和女儿说起这件事,女儿说这很正常,手账文化在大学中已渐渐流行。
  手账的意义或许原本在于随性,这里的随性,是指可以在手账中记录任何自己喜欢的文字。说实话,女儿的手账本,带给我很大的惊喜,因为她的生活和学习更有规律了。我曾问她,看你平时挺忙的,哪来的时间做这些?她说,只要是我感兴趣、想做的,我就会有时间。
  岁月是一道疾驰而过的风景,时光过处,每一程、每一步,都是人生的轨迹。愿女儿手账的点滴记录,陪她左右,伴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