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由德尔塔变异株输入引发的新冠疫情仍在全国范围持续扩散。日前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从严从紧加强医院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坚决守住院感防线,做到“院内零感染”,同时强化医院“哨点”作用,坚决堵住一切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连日来,我省多家医院陆续发布最新就诊提示,部分医院就诊流程及人员进出管控有所变化,市民在就诊前需要注意。
中国科大附一院仅庐江路院区设有发热门诊
医院提醒,门诊有创检查、肺功能检测、支气管镜、喉镜、胃肠镜等操作及门诊手术需持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国内重点关注地区来(返)合肥人员门诊就诊及呼吸科门诊就诊患者,需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住院患者应持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办理入院手续,需手术患者还须提供胸部CT报告;陪护人员需持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办理陪护手续,建议“一患一陪”,相对固定。
医院门诊实行全预约制,就诊患者需携带身份证,出示本人预约凭证、健康码,根据预约时段提前30分钟经预检分诊进入门诊。
患者及家属务必佩戴口罩,并配合接受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温检测,不得隐瞒与疫情相关地区旅居史或与疑似患者接触史等,尤其是官方公布的中高风险地区。需要提醒的是,医院只在庐江路院区(总院)设有发热门诊,其他院区不设置发热门诊。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者需配合流行病学调查
医院严格实行24小时门禁制度,疫情期间谢绝探视,如患者病情特殊确需陪护,陪护人员需持身份证和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单办理陪护证,严格实行“一患一陪”。
来院就诊人员需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主动提供是否有21天内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旅居史、与新冠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是否从事进口冷链食品或其它进口货物相关工作等信息。若健康码为红码或黄码,或有14天内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旅居史,14天内与新冠确诊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体温≥37.3℃、有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需直接到发热门诊就诊。
安医大二附院鼓励家属通过手机视频探视
医院建议就诊人员通过网络提前预约就诊,并实行就诊实名制,患者和陪同人员务必配合接受流行病学调查,不得隐瞒与疫情相关重点地区旅居史或与疑似患者接触史等,尤其是官方公布的中高风险地区。
非发热的核酸自愿检测人员可以持本人身份证在自助机上办理就诊卡,自助开单;或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在线自助开具核酸检测单,再到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患者均需进行核酸检测。
住院大楼实行封闭式管理,非危急重症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必须先经核酸检测阴性才可入住病区,患者住院期间不得随意离开病区,无特殊情况谢绝探视。如有病情危重等特殊情况,鼓励家属通过手机视频探视。
安徽省中医院发热患者需走肥西路通道
医院常规保留3个进入口通道,肥西路设发热患者专用通道,普通人员和车辆由肥西路及梅山路出入口出入。医院门诊全面实行实名就诊和预约挂号制度,实行三级预检分诊。医院微信公众号可为非急诊患者提供线上诊疗服务,减少不必要的来院次数。
住院大楼实行封闭式管理,倡导无陪护病床,确需陪护实行“一患一陪”,病情危重需要增加或更换陪护的患者须向所在病区提出申请,经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增加或更换。对于住院时间长的患者及陪护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患者住院期间不得随意离开病区,无特殊情况谢绝探视。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重启“小汤山”留观病区
鉴于当前国内多地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例,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全力保障群众健康,推动落实防控措施,医院根据形势需要,及时转换机制,强化“哨点”作用,决定重启广德路院区“小汤山”留观病区,疫苗接种服务已分流至大兴社区接种点,市民可就近选择其他疫苗接种点进行接种。穆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