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金融初心历久弥坚。随着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主动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客户所想、基层所盼、社会所系,在履职尽责和为民解忧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展现国有大行落实国家战略、助力地方经济、服务百姓民生的情怀与担当,本报开设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专栏,用“有担当、有真情、有温度、有情怀”等“四有”展现该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品质。
“谢谢你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谢谢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帮助!”日前,安徽省宣城市黄大爷一边连声道谢,一边将写着“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的红锦旗送到宣城市建信公租房运营服务中心人员手上,场面温馨而感人。据悉,工作人员了解到黄大爷老两口均可享受低保政策,立即帮助申请了房租补贴,一年下来省了近80%租金。黄大爷只是建行住房租赁战略受益群众之一,建行住房租赁战略为千万租客实现了安居梦。
百姓安居不是梦
“总行住房租赁战略推出以来,安徽省分行积极践行,同时结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为租客们构筑幸福之家。”建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住房租赁上,安徽省分行工作成效显著:马鞍山“数字房产”已迭代为系统内基础模板,在省内6个地市成功推广;落地系统内首个“公租房运营”模式,已运营2万余套。
在推进住房租赁战略上,安徽省分行胸怀使命,贴近民生,助力政府盘活闲置资产,助力百姓提升租住品质,并将为民服务落到细处、落在实处。例如,对租赁小区轮椅通道进行拓宽加扩处理,解决老人腿脚不便出行问题。又如,工作人员主动帮助租客刷漆,将房子布置得温馨而洁净……在住房租赁道路上,建行安徽省分行真正站在保障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用心服务,为民解忧。
普惠金融注“活水”
“有了建行的资金支持,今年的收成才有了希望。”安徽省肥西县莲藕种植户方煜告诉记者,建行肥西支行在了解到莲藕种植户们的资金困难状况后,迅速成立“农担贷”工作小组,并逐户指导农户进行贷款申请和支用,成功为9户农户授信额度180万元。
“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在紧急关头,建行总是第一个出现,及时给予资金支持。”池州市青阳县杨先生经营着一家酒楼,他告诉记者,“去年疫情期间,在酒楼快支撑不下去时,建行发放了30万元‘云义贷’,一下子便盘活了酒楼。现如今我的贷款额度已经提升到了100万元,如果需要周转资金,我可以在惠懂你APP线上随时支用。”
服务乡村振兴和小微企业可谓是普惠金融的“一体两翼”。在普惠金融领域,建行安徽省分行自觉担当国有大行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出“裕农快贷”“裕农通”“小微快贷”“交易快贷”“个人经营快贷”等产品,并凝聚全行之力打造“数字普惠”项目,实现“有数据即可贷”。目前,“数字普惠”项目在4个地市成功上线,拓展贷款客户2300户,贷款余额11亿元。
科技赋能新发展
科技改变生活,金融服务生活。近年来,建行安徽省分行纵深推进金融科技战略,围绕便民、利企、优政等加快构建以技术与数据双轮驱动的金融科技能力,实现赋能社会、赋能客户、赋能自身。
在金融科技上,安徽省分行拓展政融支付平台应用场景,推进跨省通办事项上线应用和智慧政务渠道共建共享,并不断向智慧城市、智慧养老等领域延伸。同时,牵线建信金科与本源量子,在安徽省分行成立量子金融应用实验室,为加速推进量子计算理论研究成果向实用化、工程化转化贡献建行方案。
尤为可贵的是,建行安徽省分行大力推动“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例如,推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推广实践;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全速启动“裕农通”(安徽)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全省统一的“三农服务入口”“为农综合服务平台”,提升乡村振兴综合服务的数字化、智慧化程度,精准引流金融活水进乡村。截至6月末,“裕农通”服务点近2万个,乡村覆盖率92.6%。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江淮大地上,建行安徽省分行秉持大行使命情怀和责任担当,践行新金融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纵深推进住房租赁、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三大战略”,聚焦政府痛点、民生热点、企业难点,在践行新金融行动中办实事,回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