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让我欢喜让我忧
  我爱上阅读,无疑我姐充当了引路人。最初的两本书就是姐姐在我六岁时,特地省下伙食费给我买的生日礼物。《一千零一夜》和《安徒生童话》,是拼音版儿童读物。这两本书也正好弥补了我妈不会讲睡前故事的遗憾。晚上,妈妈在灯光下做针线活,我就挨着她坐在床边,借着半生不熟的拼音,磕磕绊绊地识读着我的童话书。宰相的女儿一天只给国王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也一天只看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就这样,我是在阅读童话故事中慢慢地成长。
  自从学习了汉字,我更加热爱阅读了。那时,手头上还没有什么书可适合我读的。于是,我就把自己的语文课本翻阅个遍,真正做到了“烂熟于胸”。为了有书可读,我便打起了姐姐的主意。趁姐姐不在家时,偷偷地翻找出她用过的语文书。当我看完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后,内心深处有种奇妙的感觉:“为什么脑子里会呈现出一个个真实的生活场景,以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呢?”后来,坐进教室听老师授了课,我才知道它的“魅力”所在。从此,我便爱上了语言描写,爱上了整篇阅读……
  《城南旧事》是从同学那儿借来的,算是我真正意义上看完的一本书。打那以后,我便愈发着迷小说了,甚至沉迷于小说里主人公不同的人生阶段,或喜或忧。伴着身高增长的胆儿,我竟然敢从爱书如命的姐姐那小书橱里取书阅读了。我知道我姐是郭敬明的书迷,那时我看的大多是《夏至未至》《爵迹》之类的网络小说。当然,偶尔也读读泰戈尔《新月集》《飞鸟集》中的诗句。直到姐姐带我去县图书馆办了借书证,我才彻底摆脱了“书荒”的苦恼。每两周去趟图书馆,借回几本喜欢的书,一个人躲进卧室里阅读,大快朵颐。
  然而,我在书海中的遨游,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记得五年级的那个暑假,老爸因我不好好写作业,把我藏在桌肚里偷看的书撕了。之后,我有所谓的“大书”,只要被老爸发现,就会第一时间给撕了。不过,如果是名著之类的大部头书,他也未“斩尽杀绝”。好在语文书上有推荐阅读的书目,我特兴奋,本想让妈妈买回一本,好过个书瘾。结果同桌借了我该书,不料被我爸从书包里搜出来——撕了。然后,就没然后了,我能怎么办呢?他既不会给我买书,又不会明智到给我自由阅读。如今看来,那个年龄的我确实看书看得过头了,就算网络文学跟名著写得一样好,那我又能怎样呢?在我爸眼里,“学习N0.1,其它靠边站”。这么多年了,我也该懂事了,我不认怂,我还不能装怂吗?还是请老爸给我装个带锁的书柜吧!只要书在,我爱阅读的底气就在。
  掐指算来,我阅读课外书已有十来年了。书桌从小的变成大的,书柜从旧的换成新的。升初中后,我去妈妈的房间写作业,她怕我浪费时间;进高中后,我又回到了属于自己的空间,确实没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从前不懂事时,一看书,觉都可以不睡;现在懂事了,学会了规划,却没多少时间看“书”了。伏案学习久了,猛抬头时,目遇高高在上的书柜,两扇门如同洞穿知识的双眼,深邃而有内涵……
  肥东二中高二(2)班赵永健指导老师:王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