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医保基金都是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如何堵塞医保基金监管漏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8月9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管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除了加强医保部门日常监管外,我省将通过多部门联合监管、社会力量协同监管、医药机构自主监管,以及大数据智能监管等24项举措,共同守好百姓的“救命钱”。
监管对象延伸至医护人员
在医保基金日常监管中,医保医师管理十分重要。记者了解到,我省将强化医保医师管理,医保部门应与涉及医保基金使用的医护人员签订服务协议,将监管对象由医疗机构延伸至医护人员。推行医保医师积分管理制度,根据医保违规行为性质扣减相应积分,扣完年度积分即暂停其医保医师资格。
同时,在全覆盖检查的基础上,开展飞行检查。针对智能监控、数据筛查和投诉举报反映医保基金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情况,开展突击检查。为了防止人情干扰,每年还要组织异地交叉互查。
如果发现医疗机构存在“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恶劣骗保行为的,盯住不放、全面起底、深挖彻查。
探索长三角异地就医监管
守护医保基金安全,不能仅靠一方力量。据介绍,在部门联合监管方面,我省将充分利用江淮大数据中心平台,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积极推进户籍信息、死亡信息、参保信息、离退休信息、征缴信息、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信息等数据归集汇聚和互联互通,堵住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医保基金监管漏洞。
同时,开展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围绕医保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情况、医保基金管理制度建立执行情况、医保基金规范使用情况等,对医保经办机构、定点医药机构和参保人开展信用评价,依法依规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在异地就医监管,特别是省外就医方面,我省还将探索推动建立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协同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信息共享,统一标准,开展联审互查。
建立统一的智能监控系统
大数据时代,守护医保基金安全也将插上科技的“翅膀”。据介绍,我省将建立统一的医保智能监控系统,推广视频监控、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应用。开展药品、医用耗材进销存实时监管,随时掌握使用数量并与医保结算数据进行核对。通过智能监控系统的不断完善,实现医保基金使用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监管。
此外,安徽还将实行大数据筛查监管,打通医保信息系统和医药机构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和实时数据传输,随时掌握定点医药机构诊疗服务行为原始数据,通过智能审核模块对每一笔医保支付费用进行全面审核。
朱梦婕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