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贺兰,铁甲列阵。茫茫戈壁,塞上点兵。8月9日上午,中俄“西部·联合-2021”演习在宁夏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正式拉开帷幕。演习将持续至13日结束。此次军演创下多个首次,它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的中外联演联训活动;也是俄军首次进入宁夏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参演。分析人士认为,这标志着中俄军事合作关系走深走实。而在美国开展大国竞争,以及美军即将撤出阿富汗的背景下,此次军演可能被赋予更多意义。
A展现大国演兵气象
演习开始仪式上,两军参演官兵按作战编成编组13个地面方队、2个空中梯队,接受沙场检阅。随后,联合指挥部指挥员、西部战区副司令员刘小午,联合指挥部副指挥员、俄军东部军区副司令诺苏列夫分别致辞。
这次演习以联合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为课题,军委成立导演部,构建“导演部-联合指挥部-参演部队”三级组织指挥体系,区分联合筹划、陆上进攻2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重点演练联合指挥部判断情况、磋商方案、定下决心、组织协同等内容;第二阶段重点演练展开联合作战布势,对敌实施饱和火力突击,综合毁瘫敌作战体系,纵深清剿追歼残敌。
中国国防部在先前的吹风会上指出,演习将进一步展示中俄打击恐怖主义势力、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决心和能力。双方将投入多型飞机、火炮和装甲装备,混合编组、合帐筹划、同台合练。
俄东部军区新闻处透露,此次中俄参演兵力总计约1.3万人,近500件武器装备将亮相。俄方装备包括:苏-30SM战机等战术空军部队、后贝加尔边疆区的摩托化部队、特种部队等。
演习正式揭幕之前,俄方官兵已抵达演习地域进行适应性训练。湛蓝的天空,苏-30SM战机与“歼-11“歼-7”一飞冲天;广袤的戈壁,装甲突击车一骑绝尘……烈日当头的宁夏显得“酷劲十足”。
此次军演创下多个首次,它是新冠疫情以来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的中外联演联训活动;也是俄军首次进入宁夏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参演。
上海政法学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新表示,演习首先表明,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发展。反恐演习属于中俄传统合作项目,有历史连贯性。这也表明双方军事互信、务实合作进一步深化。就像一些分析指出的,军演体现了两军官兵不受时空阻隔、不受疫情影响的牢固友谊,展现了新时代大国演兵的新气象。
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军事和中国问题专家瓦西里·卡申表示,中国相继派兵参加了俄罗斯“东方-2018“中部-2019“高加索-2020”三大战略演习,因此按照惯例,中方邀请俄方入境参演并不意外。有专家称早在去年就已策划此次演习。
如果再将视距放长,会发现中俄自新世纪以来军事合作不断深入。
2005年以来,中俄在双边或多边平台上定期举行联合演习。包括上合框架内的“和平使命”演习、2012年以来的中俄年度海军演习,等等。《新闻周刊》注意到,2018年以来,中俄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战略演习,旨在训练双方高层指挥人员进行合作。
美国哈德森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理查德·韦茨表示,此类定期联合演习已成为“在不缔结军事联盟的情况下,将中俄双边防务关系制度化的基本工具。”
新华社报道称,这次演习旨在拓展中俄两军联合反恐作战领域深度,展示共同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稳定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体现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高度,体现了两国高度战略互信和务实交流协作的新水平。
B特点鲜明看点纷呈
军事观察员王强指出,此次军演特点鲜明,看点颇多。
第一,从代号上看,演习被冠以“联合”之称,可以判断它属于国家间的惯常演习,不针对第三方,反映了中俄两军关系高位运行。
《外交官》杂志说,在疫情引发的沉寂之后,中俄重新开始测试彼此的军事战术,向外界释放合作的“强烈信号”。
第二,从演习地点上看,俄军首次在宁夏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演习,深入中国腹地,表明中俄在联合战役层面的互信程度提升。
王强表示,在联合战役训练场中,宁夏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它有能力承接一些战役延展幅度较大的训练课目,例如以火力演习为主、多作战要素相结合的联训。据公开报道,该基地曾组织“火力”系列演习、中巴“友谊-2015”反恐联合训练等。
而中国西部战区官兵在参加俄罗斯几场战略军演后积累了丰富经验,和俄方同行的合作也会更顺畅。
第三,中俄在此次演习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还将在本月下旬派队赴俄罗斯等国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21”。“给人的感觉是,两军就像走亲访友一般,来往非常密切,反映了战略互信的高水平。”王强说。
第四,从演习课目看,联合侦搜预警、电子信息攻击、联合打击清剿等能力都纳入其中,设置合理。陆军航空兵、直升机的出动,则表明武装运输、战术打击、火力引导将融为一体,致力于提高复杂环境下的联合作战能力。
第五,从参演装备看,俄方的苏-30SM,是一款有着“炸弹卡车”之称的多用途战机,可进行空中精确打击,也可指挥其他飞机进行制空作战。俄方派苏-30SM参演,可能基于夺取地面目标、进行纵深突进的考虑。而中方的“歼”系列战机可配合扫清进攻通道、夺取制空权。
“可见,双方在作战空域各有分工,如果没有协调指挥和反复磨合,是做不到的。这也证明双方配合十分默契。”王强说。
王强还注意到,俄方此次军演中学习使用中方的武器装备,这同样意义重大。一方面,这是俄方对中国强军实践以来武器装备生产自主化、现代化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相互交流取经、深化军事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C对外发出有力信号
李新认为,此次军演除了中俄有巩固军事关系、打击恐怖主义的需要,还有两个大背景。
第一,随着美国本月底从阿富汗全部撤军,最近阿富汗局势恶化,对中俄维护地区安全形成挑战。
俄军事专家弗拉基米尔·波波夫告诉《独立报》,此次中俄军演肯定会考虑阿富汗因素,以及莫斯科、北京在上合框架内的任务。在美国不负责任地仓促撤军后,中俄对未来形势感到担忧。
最近几天,阿富汗塔利班宣称攻下6省首府,并声称控制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接壤地区约90%的阿富汗边界。上合组织成员国对阿富汗局势迅速恶化表示关切。
李新认为,阿富汗与不少中亚国家接壤,彼此又有复杂的族际关系,危机可能传导至中亚,“乌伊运”等极端势力也可能再次活跃。这引起俄罗斯等周边国家高度警觉。
在此形势下,俄武装部队从8月起开始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举行演习。上述演习将以9月中旬的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21”军演作为收官。俄《独立报》指出,中俄等国不太可能对阿富汗塔利班发动任何军事行动,但在阿边境局势不稳的情况下,中俄参与维护地区秩序是非常现实的考量。
第二,美国视中俄为战略竞争对手,双方加强军事互信与协作也是向美国释放信号。
瓦西里·卡申说,中俄与美国的激烈博弈,把两国军队关系拉得更近。“这也向美国发出强有力信号,表明双方有能力和意愿一起行动。”
还有舆论注意到,中俄曾在波罗的海、南海举行联合海上军演,被视作对美国和北约发出的有力信号。美国分析人士就此认为,中俄联合演习规模预计还会扩大,吸纳更多伙伴在更多地点执行任务。下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会不会参加俄罗斯主导的“西方-2021”演习,值得关注。
对此,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等媒体认为,美国一向持“双重标准”,自己在敏感海域频频军演,却把其他国家正常的军事合作视为“挑衅”。美国还试图分化中俄关系,现在是到了认清现实的时候了。
综合《解放日报》、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