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8月10日,我省首家“两山银行”在宣城市旌德县旌阳镇柳溪村挂牌成立。村民杨冬明拿到了全国第一本《生态资源受益权证》。据悉,“两山银行”是一个交易平台,借鉴银行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模式,将碎片化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运作,“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从而实现“两山”高效转化。
“拿到证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以后我还想把其它山场也存到‘银行’。”月12日,旌德县旌阳镇柳溪村蔡春村民组村民杨冬明笑着同记者分享前两天拿到《生态资源受益权证》后的心情。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柳溪村一些山场、旱地、荒田和水塘“闲了下来”。几年前,杨冬明将50多亩山场流转给村集体,由村集体引进项目种植香榧和白茶。他不仅能拿到保底租金,等山场上的香榧和白茶项目有利润后,还能拿到分红。“村民们可以在香榧和白茶园干活,工资还不错。”柳溪村党总支书记姚洪武告诉记者,从2016年起,该村已流转2200多亩土地,目前开发的项目包括香榧、白茶和果园等,发展势头良好,村民们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不过,对村干部来说,项目来了之后再挨家挨户谈流转的模式,效率并不高。
今年上半年,宣城市正式获批成为全国6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一个,“两山银行”是试点工作中的一项内容。旌德县作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8月10日,我省首家“两山银行”在该县旌阳镇柳溪村正式挂牌成立。
“‘两山银行’借鉴银行的运营模式,村民们把零散的山场、旱地、农田、水域等生态资源入股,存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把这些资源以一定规模,通过自营或招标经营取得收益,农户获得租金和分红等财产性收益。”旌德县林业局林权服务中心主任汪开斌告诉记者,村民们存入生态资源后,可以拿到一本《生态资源受益权证》,“就像银行存钱拿到存折一样”。
8月12日,柳溪村开始向已经流转生态资源的211户农户发放《生态资源受益权证》。“村民以后要是家里有闲置的生态资源,可以主动存到我们‘两山银行’。村里把农田交给大户统一种植,山场、水域由专业的人来经营。以后闲置的房子也可以‘存到银行’。”姚洪武笑着说,“两山银行”将实现“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汪红潮本报记者曹庆徐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