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我顾大家,他顾我们的小家”
来自包河区淝河镇基层党员干部的“七夕告白”
  在工作上,她走基层、跑社区,常常加班到深夜,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铁娘子;在生活上,他带孩子、照顾老人,17年如一日,是一位体贴顾家的好男人。8月14日,又是一年七夕时,来自包河区淝河镇贾大郢社区的党委委员、妇联主席沈永芝和爱人金新忠迎来他们的第20个七夕情人节。从2004年起,因工作原因,沈永芝不得不长期在外东奔西跑,丈夫金新忠则承担起照料家庭的责任。今年七夕节,沈永芝想对丈夫说:“有你在,我很安心。”
  对彼此:用包容和理解化解矛盾
  2001年,沈永芝和金新忠经人介绍认识。两人性格温和,感情也很合拍。2004年10月,两人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但当年9月份才调到贾大郢社区工作的沈永芝没法一直陪在丈夫身旁。
  “基层工作又多又杂,征迁、消防、邻里纠纷都需要我们到现场协调。”经常晚上10点多了,沈永芝还在挨家挨户敲门做工作。这样一来,料理家务、照顾老人的任务就落在了爱人金新忠的肩上。
  “一开始也跟她吵过,毕竟刚结完婚没多久,就天天那么忙。”不过,每当金新忠看到妻子疲惫而又开心地冲他笑,他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下来。于是,做菜、拖地、洗衣服,他来;搬运、维修、换灯泡,他包。“两口子过日子,哪能一直较着劲。”就这样,他干了17年。
  沈永芝则专注自己的工作,每天从白天忙到黑夜。晚上回到家,她总会陪着丈夫聊聊天,散散步。这样“女主外、男主内”的生活逐渐在俩人中形成了一种默契。
  对亲人:用心照顾好彼此的父母
  夫妻间的和睦,除了相互体谅,还离不开家庭关系的和谐。虽然沈永芝常常忙得不着家,但对待公婆,她一点不马虎。每逢节假日,她会准备一些补品,有时会做一些礼物,或者陪老人们在家一起吃个饭,“都是一家人,他们也是我的爸妈”。
  在沈永芝的记忆中,丈夫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也让她感动。2017年,自淝河片区综合改造启动以来,她每天都上门入户讲解政策、动员搬迁。2018年的一天晚上,沈永芝的父亲突发脑梗,而她正在外忙碌,丈夫金新忠二话不说,主动接过担子,把岳父送到医院。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天跑前跑后,端饭送水、打扫卫生,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没有半点怨言。
  在他看来,妻子的爸妈就是自己的爸妈,只有把他们照顾好,自己才会放心,妻子也才能安心地投入工作。
  对孩子:分工协作,已形成默契
  虽然沈永芝不常在家,但是儿子小胖最喜欢和妈妈说心里话。不仅是因为妈妈的温柔,也因为妈妈对工作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胖。“总是冲在前面,总是做到最好”,在沈永芝的心里,“言传身教”是她的教育法宝。
  由于工作原因,夫妇二人在培养孩子上也选择了分工配合:爸爸负责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妈妈一有时间就和儿子谈心,督促儿子学习。“可能是耐心都用在她(沈永芝)身上了吧,有时候小孩一调皮我就想发火。”金新忠笑着说道。在教育孩子这块,爱人沈永芝更有耐心,不知不觉间两人达成了一种默契。
  马上要上高二的小胖在妈妈看来,“跟自己很像”:做错事情勇敢承认;遇到问题主动承担,俨然是一个小大人。爸爸金新忠和妈妈沈永芝为此很是自豪。
  当前,疫情防控、信访维稳、违法搭建拆除等各项工作连轴转,注定今年这个七夕又不能和爱人共度,虽然内心有一丝遗憾和愧疚,但看到日益变美的社区,群众幸福的笑容,沈永芝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未来,他们期望自己这个小家更加幸福,淝河这个大家更加美好。张与姚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吕欢欢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