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点50分,把孩子奶粉冲泡好,8点,爷爷奶奶将孩子送到托管班,自己就到警犬中队开始训练、巡逻,三天一次的夜班还要坚持一个通宵接处警任务……相比以前,杜振华现在每天的时间安排紧凑了不少。因为工作安排,杜振华在今年四月底来到了肥西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与在宿州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工作的妻子刘明慧开启了他们的异地生活。
相遇:惺惺相惜牵手成功
2016年,杜振华和刘明慧在安徽公安职业学院第一次相遇。在杜振华组建的交流群里,作为大师哥,他总热心地回答学弟学妹的问题,这其中就有刘明慧,两人也逐渐熟络起来。
7、8岁的时候就对部队有着向往,刘明慧对于部队的热爱,周围人中很少有人能够理解。“直到我发现杜振华也是这样,对部队有着别人难以理解的热爱,有很强的国家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正是对部队的这股子热情,让刘明慧和杜振华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情愫。2017年10月,两人正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相爱:一封家书见证爱情
“对你有三个要求,须做到:平安回来、健康回来、活着回来!”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时,杜振华走上了援鄂抗疫的第一线,在当时人人自危的情况下,妻子刘明慧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的决定。当杜振华到达湖北驻地后,打开背囊,才看到了这封妻子悄悄放入行李中的家书。“就好像以前打仗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觉。”如今,杜振华还好好地保存着这封信,对他来说,这是他们夫妻间情感的最好见证。
杜振华动身援鄂的前一天,刘明慧上完白班回家,却发现这个平日里看着心大的丈夫,已经把家里需要的米、油等全都置办妥当了。不仅如此,他还把家里的衣服收拾了,把地也拖了一遍。“当时我很感动,我表面没什么反应,其实是很担心他的。”今年工作调动前,杜振华也是这样把家里的一切都收拾了一遍。刘明慧笑着说:“在我同事的眼里,我有着一位‘完美丈夫’。”
丈夫在一线直面疫情的两个月里,刘明慧在自己工作的调度室内,也一直坚守着。因为孩子年龄较小,单位领导建议刘明慧那段时间停上夜班。但为了不给单位拖后腿,刘明慧还是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把一岁左右的孩子交给爷爷照顾。“因为我这边工作安排比较紧凑,如果我要不上的话就要别人代班,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相守:聚少离多爱不褪色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节假日别人团聚的时间里,夫妻二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反而更加忙碌。今年端午节,一家人还是通过微信视频,才在夜班空闲的时候聊上了两句。“现在我们俩主要靠微信聊天,发过去等着对方回复,连同时在线的机会都很少。”结婚到现在,两人只一起过了一次大年三十。尽管个人时间被压缩了不少,杜振华夫妻却不后悔,“穿上这个警服了,该做的就要做到位,就是一种责任吧。”
大型活动安保“先进个人”、个人三等功、安徽省公安机关援鄂工作“先锋模范个人”……结婚后的四年时间里,杜振华凭着过硬的工作素养和敬业的精神,拿到了不少的奖章,可他却说:“这些军功章有一半都是我爱人的。”2018年,杜振华前往北京参加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安保工作时,怀孕的刘明慧发高烧才刚刚康复,妻子在背后每一次的默默付出,都被杜振华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如今分隔异地,平常休息日就少的杜振华夫妻,想要约定好时间一起做件事情,更是难上加难。上个月说好的一起带孩子参加托管班活动,也由于当下疫情防控泡了汤。尽管这种异地生活的状态还要维持一段时间,但正如杜振华朋友圈里写的那样:家可以不回,但是不能不想念。这段爱情生活的主旋律,对夫妻俩来说,并没有因身处异地而归于平淡。
杨帅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