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双胞胎兄弟高考后同做志愿者
回报社会关怀,挨家挨户走访排查居民打疫苗的情况,均考上一本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庐江县金牛镇玉坝村的魏李文、魏李武有些忙碌。高考一结束,这对双胞胎兄弟就在村里的推荐下申请去金牛镇政府做志愿者,挨家挨户走访排查居民打疫苗的情况。“辛苦是挺辛苦的,但能帮到大家就觉得很值得。”这对一直在社会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准大学生,也迈出了回报社会关爱的第一步。
  家庭条件不好父亲奋力支撑
  得知两个儿子成绩时,魏晓东正在外面挥汗如雨地干活。在今年的高考中,双胞胎兄弟魏李文、魏李武分别取得理科488分和497分的好成绩,均达理科一本线。哥哥魏李文考上了广西科技大学机械与交通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弟弟魏李武也收到了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孩子查完成绩后给他打电话,这个黝黑的汉子觉得很高兴,“望子成龙嘛!”“我自己没有水平,然后主要是孩子自己努力。”
  其实这些年魏晓东很辛苦,一家人的生活都依靠他在外打零工和政府的低保补贴。魏李文告诉记者。妈妈重度残疾没有劳动能力,还需要别人的照顾。家里爷爷奶奶年龄都比较大了,爷爷快到80岁了,奶奶也70多岁了。爷爷有高血压的慢性疾病,奶奶因为风湿关节问题现在腿脚也不利索了,一个六口之家只能靠父亲一个人来支撑。
  两兄弟成绩出来后,一家人开始为双倍的学费发愁,但看到孩子有出息,心里还是甜的。爷爷告诉记者,兄弟俩的名字是他起的,爸爸姓魏,妈妈姓李,就希望他们两个以后文武双全,如今孩子们都考上了大学,算是圆了18年前起名字时的那份期待。
  魏晓东告诉记者,自己是在废品站做打捆的工作,五毛钱一次,一般早上六点多就上班,晚上也得到六点多才能下班,工作比较劳累。他一直在外奔波辗转,早年在合肥,后来又因为铜陵那边的工资给得相对高一点,就又选择了南下。和记者简单聊起儿子们,他心情很好,可是活很忙,他又不得不匆忙挂掉电话。
  感念各方关怀兄弟俩茁壮成长
  父亲在外打工,顾不到家,这对双胞胎兄弟的学习都是靠自己。高中阶段,兄弟俩也在一个班里。在高中班主任张登仓眼里,兄弟俩在学习上都比较刻苦,这次还都算比较正常发挥。“两个孩子的性格都比较沉稳,性情也比较相似,两人都是很懂事的小孩。”张老师说,两兄弟的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学校知道后,也提供了一些助学金帮助兄弟两个完成学业。
  魏李文告诉记者,在学校的帮助和爷爷奶奶的陪伴下,自己和弟弟高中的学习生活,没有觉得压力很大。平时,兄弟俩在学习上也会相互鼓励,经常一起讨论问题,高三的时候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走读,爷爷奶奶陪着他们。
  “有时候他不会的题目他问我,我不会的题目我问他。”弟弟魏李武说,虽然自己高考的成绩比哥哥高,但是高中的成绩其实是差不多的,“有时他考得好一点,有时我考得好一点,一般来说的话在班级里能排到前5名左右。”
  高考成绩出来,兄弟俩也很默契。弟弟魏李武想离家近一些,大学留在省内上,能照顾家里,所以一本志愿的所有学校都填的省内高校。哥哥则选择远一些的学校,读了自己心仪的专业。
  申请做志愿者想要帮助别人
  高考后,兄弟俩没有考虑外出打工,他们主动提出做志愿者,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人。因为疫情原因,两兄弟在村里的推荐下到了金牛镇政府做志愿者,工作这块主要是配合其他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走访,排查居民打疫苗的情况。
  “我们还要给居民打电话排查有无从疫情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员。”结束镇里的工作后,兄弟俩又回到了村里,帮村干部们分担一些整理材料的工作,大家都很喜欢这对年轻的小伙子,他们从不叫苦叫累。
  魏李文告诉记者,“虽然志愿活动有点辛苦,但是也很值得,因为能够帮到大家。”志愿活动的时间不是很固定,“基本有志愿活动的话,就有工作人员喊我们过去,我们都很乐意去帮忙,不会觉得太辛苦。”
  今年9月,魏李文、魏李武两兄弟就将开启全新的大学生活。对于大学生活,两人都充满憧憬,这也是兄弟俩第一次离开对方,开始各自的生活。魏晓东告诉记者,因为老大去广西读书,他还想多攒点钱送送孩子。“担心肯定是担心,他平时没怎么出过门,到时候应该会送他去学校。”
  张真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