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治“付费刷课”乱象需“堵漏”
  如今,我国的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线上课程成为大学生们学习任务中常见的一部分,一些课程甚至全部要求在线上完成。然而,越来越多的“付费刷课”产业链也随之产生。流传在朋友圈与QQ群中的“人工刷课”5元一门”“不学而过”……让不少线上课程沦为形式。(8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当下,许多人紧盯大学生这个“市场”,有大学生不想上课,结果产生了“代人上课”的业务;有大学生不想刷课,结果产生了“付费刷课”。付费刷课乱象危害性极大,一方面破坏了教育公平,不认真学习的学生通过“付费刷课”获得了高分,认真读书的人反而不如他们,谁还认真学习?另一方面,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到大学的教学质量。
  堵“付费刷课”,首先是技术上不要留有漏洞。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刷课,没有相关信息的核查,这是“技术漏洞”,如果刷课的过程中,需要大学生本人刷脸,想必别人是无法实现“代刷”的。如果不是只看刷课的进度,而是加入相关知识的问答,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代刷”的。凭借大学的技术力量,完全可以堵住“付费刷课”的技术漏洞。其次,要让“付费刷课”付出沉重代价。只付几元钱“刷课”,却能够获得满分或是高分,自然让大学生心动。有的大学虽然规定,“付费刷课”会受到严厉惩罚,可被抓住的概率却很低。再次,对于“付费刷课”的从业者进行严厉的打击。近日有媒体报道,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以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系统罪抓获了5家刷课平台犯罪嫌疑人57名。据警方通报,刷课平台数据显示,仅2019至2020年,全国范围购买刷课服务的学生超过790万人次,刷课数量超过7900万科次。此外,初步统计5个刷课平台的下线各级代理人数已超10万,而且绝大多数也是在校大学生。由此看来打击力度还需要显著提升。
  目前,中国相关平台上线慕课数量已增至3.2万门,学习者规模达4.9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1.4亿人次。疫情期间,慕课助力高校应对居家学习常态,也正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在如此背景下,“付费刷课”更需要防止成为不法分子的“商机”。唯有堵住“漏洞”,才能断了大学生“付费刷课”这颗不安分的心。
  王军荣/文王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