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黎晓东
因为喜欢花草,常想着“前时小饮春庭院”;因为母亲的一直念叨:住家一定要接地气,十多年前特意买了政务区这处南北有小院的住房。
在闹市之中能有两个小院,虽然加起来也只有百十平米,但毕竟是属于自家的空间,种花铺草栽树随心所欲,真的很惬意。我虽不常住,但偶有闲暇,便来小院变身园丁尽情侍弄。
小区很多邻居纷纷将院子改造成阳光房,在妻子的要求下,几年前,我家的南、北小院也摇身变成了阳光房:装上电动遮阳板和空调后,尤其在夏天高温季节,阳光房内的绿植花卉,倒也可以随意控制日照和室温,生长得生机盎然。
我家南院东侧有块百来平米的空地,物业一直管理不好,经与物业协商,同意由我养花种草。于是,在原有土层上填土施肥,改良土壤。找来几位懂园林绿化的朋友帮忙,将这块百来平米的空地,铺上草坪,做上景观,装上草坪灯。这块空地便成了名符其实的花园,既美化了小区的环境,我也乐在其中。
在弄花侍草育树的过程中,我的情趣爱好和性格都有所改变。买房时没想那么多,只是想让老母亲晚年在接地气有院落的房子里过得舒坦些,没想到,我自己也因此而受益。
当初母亲种下的两棵桂花,移到了院外的花园,已有碗口粗了。两棵桂花树很任性,不愿往高长,枝丫随意地向四周伸展,越来越像一把大伞,几次想剪枝都没舍得下手。同年种的柿子树,最得母亲的疼爱,很懂事,长得很挺拔,枝丫也规矩地随主干向上长,每年都采摘很多柿子。还有棵香椿树,每到谷雨前后的傍晚,母亲会采摘很多香椿芽,用开水焯过之后,用来炒鸡蛋,用来包包子,余下的都腌制起来作为配菜,味道特别好。古人道:“雨前椿芽嫩如丝”“椿木实而叶香可啖”,可见香椿芽是上好的食材。因为担心柿子树和香椿树长得太高,会影响邻居,每年春天都会架梯子爬上树,去修枝打头。
母亲每年只有到冬季供暖时才会来合肥居住,但对我和爱人把院子建成阳光房,特别是把小院地面铺上木塑地板,很有看法。我将几棵母亲栽的桂花树移出了院外,她也很是不满。不过移出院子也没有影响桂花树的生长,每年深秋时节花开满树,清香满院。我拍了视频发在朋友圈,很多朋友都说很美,还有朋友留言道“院前桂花预富贵”,真是吉言。
秋天到时,拳头大小的柿子挂满枝头,慢慢由青变黄再变红,又好看又好吃。院落里的几盆紫薇和映山红盆景,是我的最爱,每一盆盆景都是娇生惯养,让我付出了许多情感。每当紫薇花和映山红尽情绽放时,我都好生感动。满盆花开,毫无杂色的花朵,无私地回报着我对它们的爱。很想赞美它们,不知怎么组织语言它们才能听懂,只好用唐代诗人杜牧写紫薇花的诗句“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来赞美;还有宋代诗人杨万里咏映山红的诗句“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来抒发我的情怀。
我们虽然不常住这里,但小院依旧,这里的家依旧。老母亲偶尔过来小住,邻居们都非常热情,住不住在这里,这个家都是一样。邻居朋友们,有事没事都在院外帮着照看。几年前,单位在滨湖集资团购住房,爱人也曾动过卖这处房子的念头。我对她说,这里留下了我们太多的美好,这里也凝聚了老母亲精心打理的心血。或许还有我和爱人日积月累的感动,所以一直没舍得卖。
这就是我家的小院,我在这座城市里一处接地气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