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特殊的考试。少年走进考场,干净,瘦削,比起之前添了一份沉稳。他正在经历人生一段特殊的修行——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现在,他要完成一份检察官特制的试卷作为检验考察效果的参考。
半年前,16岁的张三(化名)因拉车门盗窃被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因其有坦白情节,且表示愿意认罪认罚,有悔罪表现,已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具备监督考察条件,检察机关对张三作附条件不起诉处理,考验期定为6个月。
考察前期,张三表现良好,但同学间的聚会,又让容易冲动的张三卷入打斗,公安机关对其予以行政处罚。检察机关了解情况后,及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家访,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及犯罪嫌疑人的态度、目前的生活情况,汇报领导后,决定再给犯罪嫌疑人一次机会,先延长考验期1个月,再根据其表现决定处理结果。
考察的后期,检察官加大了与犯罪嫌疑人父母电话沟通频次,还利用微信经常与其保持联络,了解其工作动态,嘱咐其认真学习刑法中未成年人易发的罪名,并约定在考验期届满前组织一场考试,帮助检察官了解其考验期的表现和帮教效果。
检察官阅卷发现,针对未成年人最多发的7类犯罪,张三基本上都能辨别罪与非罪的界限,也具备了拒绝朋友犯罪邀约的能力,论述了附条件考验期间的收获,能够从试卷中感受到张三的进步。同时,对比张三考察前后的心理测试情况,可以看出,张三的心理状态更加稳定了。综合其在考验期内的表现和教育挽救的成果,检察官决定不再延长考验期,对其作不起诉处理。
人生处处是考场,人生事事是考题,希望通过这次考试的少年能够继续前行,用更优异的成绩覆盖年少无知时的差分。檀亚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