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云起大理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杯盏交错,山水相安。
  追着八月的尾,我到了彩云之南。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造访云南了。小时候懵懵懂懂的,曾去过香格里拉,依稀记得那里的牛羊遍地,风吹草低;也曾去过丽江古城,至今仍怀念着那流连于街巷间的古韵悠悠,安静从容。云南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而八月末的云南,更是将几乎所有的柔情蜜意全都埋藏在大理城了。
  我们住的客栈名为云起。云起大理,月照苍山,是一处极为清幽的所在。云起坐落在一个简朴的小镇子上,面朝洱海。因为快要开学的缘故,客人并不多,本就安静的小客栈到了晚上似乎都能听到月光碎在屋檐下的声音。客栈不大但是却被布置得很温馨,每天清晨被暖暖的阳光温柔叫醒,然后一笼热腾腾刚出炉的包子馍馍春卷便摆在了你的面前,伴着海风习习,最简单的早餐都觉得是人间珍馐。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举世闻名。身在洱海不赏月实乃人生憾事。于是每当暮色四合,月出东山之际,我们总会斜倚在客栈阳台的沙发上,泡壶醇厚老辣的普洱茶,有时会话话家常,笑笑闲事;有时就只是眯起双眼,捧起茶盏,任由沁人心脾的茶香萦绕鼻尖,清月疏柳似的普洱在舌尖回甘生津,静静地感受茶之趣也。洱海的月色不必说,世间有太多赞颂月色皎洁的溢美之词,这月也的确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但我能感受到更多的,还是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境。试想,远离了城市喧嚣、红尘熙攘,与家人一同靠在舒软的沙发里,普洱在齿间淡淡留香,洱海的风吹散了浮躁,清泓似的月抚平了烦恼。在这一刹那,清风明月,岁月静好,又有什么烦心事值得羁绊呢?
  说起大理,就不得不谈大理古城。遥想当年,茶马古道上,有人鲜衣怒马;有人折扇轻摇;有人吆五喝六;有人开锣喝道。而今,我驻足于依旧古朴的城楼前,依稀还能听到声声马蹄回荡在青石板路间。往古城里走去,还是古韵悠长的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间间精致的茶肆酒馆鳞次栉比。华灯初上,一盏盏昏黄的街灯烘焙了古城的夜,人流如潮,街上一时热闹非凡。我流连于各种独具特色的店铺之间,在繁华的大理古城内迷失了脚步。
  城里最多的应该就是酒吧,每一间酒吧大到规模格局小到小烟小酒都不尽相同,因为经营酒吧的人都有着大同小异的巧思妙想,于是便吸引了有着相同喜好的游人,他们饮着小酒,听着小曲,交换着彼此的故事,倾听着彼此的人生。而每一个在酒吧里驻唱的歌手又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经历,这也造就了他们迥然有异的风格。或是弹着吉他低吟浅唱,或是敲着架子鼓豪情纵声。不一样的故事唱出不一样的歌。
  而我独独喜欢民谣,喜欢《安和桥》里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喜欢董小姐你熄灭了烟说起了从前;也喜欢花粥痞里痞气的小调,简简单单的和弦。听一个孤独的人,唱一首孤独的歌,说一个孤独的故事,也许这就是民谣的魅力所在。
  最后一天,我们去了苍山。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不比当初爬丽江玉龙雪山时的白雪皑皑,初秋的苍山郁郁葱葱,峰上云雾缭绕,山间曲径通幽,群山绵绵,林海莽莽,令人魂牵梦绕。我们顺着索道拾山而上,来到了海拔3900米的高峰。气温骤降,身边有些游人已经裹起了羽绒服,有些人拿出了氧气瓶,也有很多人停下了脚步,原路而返。我倒是没有什么高原反应,于是便踩着木头台阶,一边赏景,一边拾级而上。山路不是那么好爬,但我走走停停,呼吸着山上的新鲜空气,观赏着身边千奇百怪的植被,感觉也没花多长时间便到了我想去的洗马潭。洗马潭被称为“山巅之湖”,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时,率兵翻越苍山,曾在这里驻扎洗马,洗马潭因此而得名。潭水冰冰凉凉的,清澈见底,远远看去,像极了一颗湛蓝的宝石镶嵌在一块玛瑙上,蓝得纯粹剔透,绿得晶莹深邃。当真是苍山上一幅好景。
  风花雪月古城开,洱海苍山次第排。玉塔生辉金殿衬,千秋佛国庶民来。大理是一个蕙质兰心的城市,洱海的风咿呀吹软了游人的耳根,苍山的月悠然挽下游人欲走的脚步,多少文人骚客沉醉在它的柔情蜜意里,又有多少流浪歌手心甘情愿穷困潦倒只为大理唱首情歌。大理也是一个傲骨铮铮的城市,古城里见证了多少历史的斑斑驳驳,或许后人无法想象,洱海温柔的风,也曾吹起过战旗猎猎作响。苍山清冽的月,也曾照亮过铠甲熠熠发光。这是一个所有人都甘愿为之拜倒的城市。云起大理,月照苍山。汪若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