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讲台背后的心灵捕手
——电影里的优秀教师(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排在第一位的是传道。教师大概有两个职责:教授学生知识,以及启迪心灵塑造灵魂。电影里,有过非常多的让人着迷和感动的老师形象,真正让人动容的,多是以更高的立场和更深的维度,帮助学生走出心灵困境、解放了灵魂的老师。
  貌似音乐是最好的老师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音乐之声》《摇滚校园》《生命因你动听》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是一个失意的音乐家,来到了“问题儿童”学校,这里的孩子都被认为长大后会成为社会的负担。但马修老师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了希望,替他们挡下校长的惩罚,带他们组建合唱团。虽然最后马修老师被开除了,但音乐如一扇窗户,照进了阳光,让孩子们灵魂的硬茧慢慢地脱落、融化,心灵渐渐显出它原本的鲜活柔软的样子。
  当纯净的童声在空气中飘荡,阳光在忘情舞蹈,笑容在阳光下绽放。当马修站在指挥台上,带领着那群曾经被放弃了的“放牛班”学生创造出天籁一般的歌声时,一起绽放的是师生共同的心灵之声。
  显然,音乐老师是最容易带来福音的老师类型。这可以追溯到那部著名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先不说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玛利亚老师身上的宽容和慈爱,已让她成为最迷人的一道风景,虽然她只是个家庭教师。这种老师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对学生的缺点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给学生很好的印象。当然,还有可能迎来爱情。
  《摇滚校园》里,杰克·布莱克用摇滚的方式为一群孩子打开了心灵的大门。这个已过而立之年却一直反对虚伪的摇滚中年,满脑子是纯粹和真实。穷极无聊兼为生计所迫的中年摇滚男,来到学校,带着名校学生瞒天过海,把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们带进了崭新的摇滚世界。
  躁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摇滚校园》这种欢腾的场面,另一种则是让你的灵魂跟着鼓点一起颤抖的《爆裂鼓手》。还记得这位拿下奥斯卡男配的光头是怎么出场的吗?乐队所有的人都紧张不已,然后镜头跟着光头铿锵的脚步声打破沉默。那种紧张感让你觉得这根本就不是老师,而是一个“杀人魔王”。没错,他可能是电影史上“最危险”的老师。也是这位人狠话不多、浑身都是争议的老师,成就了一个“高度”。他爆裂了自己乐队里的鼓手,练习练到血肉模糊,同时他也爆裂了自己的灵魂,炫技是一方面,但电影真正高级的地方是对于成功的探讨。
  好的音乐老师真的太多了。豆瓣有一部评分8.6的神作《生命因你动听》。电影中,霍兰的梦想是作一首流芳百世的交响乐,却因生活压力无可奈何地选择了音乐老师的职业,更是将三十多年的青春奉献于“平凡的教育事业”。听起来他是一个生命的失意者,但一个人的伟大,大概就是在绝望中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他启发并改变了数以百计的学生,一言以蔽之:生命因你而动听,音乐可以改变世界。电影的高光时刻来自结尾:当霍兰先生退休那天,他教过的学生们都来为他送行,坐满了整个礼堂,而他也指挥演奏出这一生最伟大的乐章。这是一位心怀伟大梦想的音乐家的自我完成。
  心灵捕手罗宾·威廉姆斯
  电影:《死亡诗社》《心灵捕手》
  说到电影中的老师形象,不能不提奥斯卡演技派罗宾·威廉姆斯的两个教师形象,这两个形象背后也是每一次梳理电影中教师形象都跳不过去的两部堪称伟大的电影《死亡诗社》和《心灵捕手》。其实,《死亡诗社》还有个译名叫《春风化雨》。想想看,一个优秀的老师是不是应该具备这两种品质:春风化雨的坚持和心灵捕手的敏锐。
  威尔顿预备学院以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学生的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文学老师约翰·基汀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他带着学生干的事情是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命的意义,摆脱那根每个人都意识不到的生命的提线,点燃学生内心中的火焰,照亮眼前的黑暗,倾听内心的呼唤。所以,这位激情澎湃的老师成了学生口中骄傲的MyCaptain,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英雄。他说:同学们,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梭罗说“大多数人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别陷入这种境地,冲出来。
  更加温柔一点的是《心灵捕手》。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心灵教育片,探讨了救赎与被救赎,爱与被爱。故事来到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数学天才威尔自甘堕落,打架闹事,差点被送去看守所。而胡子拉碴的心理学老师尚恩看上去毫不光鲜,他首先向威尔敞开心扉,告诉了年轻人自己理解爱的方式。
  在尚恩的努力下,两人由最初的相互攻防对峙转化成探索内心启发的友谊。真的是两个高智商的人的心灵对冲。在彼此心灵激荡影响之下,教授尚恩走出了丧妻之痛,而威尔也因此渐渐敞开心扉,走出了孤独的阴影,实现自我并追求真爱。这大概就是我们说的亦师亦友,但是别忘了,迈出第一步,伸出那只手的,是心理学教授尚恩。
  教练,我想打篮球!
  电影:《卡特教练》
  在电影《卡特教练》中,肯·卡特的饰演者是好莱坞最具可塑性的演员之一塞缪尔·杰克逊。篮球队教练卡特在一所黑人社区的高中任教,和队员们约定如果队伍不团结或是学习成绩不佳,就不再继续参加任何比赛。
  和音乐老师一样,体育老师也是特别容易出成绩的教师类型。在卡特教练的带领下,这支原本屡战屡败的队伍成了无人能敌的常胜军。但他在1999年的全国联赛中,以球员在校成绩太差为由,关闭篮球馆,表示所有队员学分达标才能恢复训练。这个决定遭到了校方领导的反对和队员家长的责难,但是卡特教练坚信,赢得比赛固然重要,队员的文化课成绩对他们的成长和确定未来的选择同样重要。最终,他得到了队员的理解。
  竞技体育的热血坚韧和执着,确实容易催生观者的情绪。而对于80后这一代来说,还有一个篮球教练堪称黄金男配,他来自一部动画片——樱木、流川、三井、赤木、木暮们的胖子教练安西。闪光的镜片后面是正经的背头,坐镇场边的肥硕身躯,静观场上的风云变幻。
  安西教练话不多,但干的事情都是点睛之笔,直到住院不能到场,还是会化作一缕强劲的风继续“春风化雨”,激发湘北队员的斗志。安西教练的话真的很少,憨憨的“呵呵呵”大概就是词汇量最多的表达了。教练做到这种境界,完全没有赛前动员,完全没有鸡血口号,完全没有声嘶力竭。所以,三井泪如雨下时的那句“教练,我想打篮球”才会如此一语入魂。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