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闪闪的红星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怀着对党的历史的敬畏和探索之心,这个暑假,我打开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看看一名外国人眼中的红色中国是怎样的。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从北平出发,经西安进入了陕甘宁边区,开始了长达4个月之久的红色中国之行,他也因此成为在红色中国采访的第一个外国人。
  在此期间,斯诺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人进行了长时间的对话,获得了关于中国红军和长征的许多第一手资料。他又深入到老百姓中,询问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看法,在苏区的生活如何。他还采访了许多“红小鬼”,看看孩子们眼中的红军是怎样的。
  四个月的采访,斯诺的采访记录写满了十几个笔记本。1936年10月,他带着胶卷、照片和采访资料,由保安到达西安,途中还差点把精心拍摄的照片弄丢了,最终,他顺利回到了北平。当时正值西安事变前夕,他将在苏区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汇编成一本书,名叫《红星照耀中国》。此书一经出版,立即轰动了全球。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时,国民党称中国共产党为“土匪”“赤匪”,并大肆对苏区进行围剿。为了突破国民党的围剿,保全红军的血脉,中国共产党不得不做出长征的决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过草地,翻雪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最终完成了伟大的长征。
  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先于世界,经济排名达到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从“奋斗者号”潜入万米海底,到复兴号高速动车组驰骋在祖国大地,再到“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把满目疮痍的中国建设得欣欣向荣。今天的中国,人们再也不用担心饥饿,再也不用担心疾病,再也不用担心贫穷。山河无恙,绿水青山,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日子在一天天地变好,而这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恰好又看了一部展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史诗级电视剧——《大决战》,这部电视剧加深了我对《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理解,更加深刻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含义。剧中的战士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勇杀敌,视死如归,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很多年轻战士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战士甚至只有我这么大。正是因为有无数革命先辈们的流血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才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平等的教育。
  如今,有些青少年盲目追捧娱乐明星,沉迷网络游戏。如果说那些革命先烈们是天上的一颗颗星星,那么他们才是闪闪发光的、最亮的红星,他们照耀着中国大地,点亮了人们心中的爱国之情,他们才是我们新时代青少年最应该追崇的“闪闪红星”。
  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八(14)班刘茂臣
  指导老师: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