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袁仁国谋私细节披露
妻子儿女违规经营茅台酒获利2.3亿

  反腐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一集“擘画蓝图”中,披露了贵州省委原常委、贵州省原副省长王晓光家里堆满4000多瓶茅台酒,茅台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袁仁国收5公斤黄金“仁国鼎”等案件细节。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副主任夏晓东介绍,2009年茅台酒价格一路高涨,非常紧俏,王晓光也动了借酒生财的念头,他通过时任茅台集团总经理袁仁国等人,先后为家人和他的亲属获取了4家茅台酒特许专卖店经营权。
  专题片介绍,7年间,这4家专卖店共获得131.48吨的茅台酒定额指标,获利4000多万元。此外,王晓光假借61家单位名义,找袁仁国又批得不少额外指标倒卖获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研判,这不仅反映了茅台集团部分领导干部也涉嫌违纪违法,更反映出了围绕茅台酒的种种乱象,就此向党中央提交了专题调研报告。党中央要求严肃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
  袁仁国曾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从一名酿酒车间工人一步步成为一把手,随着职务提升,袁仁国开始利用手中权力违规批专卖店、批“后门酒”搞政治攀附,通过利益输送找“后台”、寻“靠山”。
  同时,袁仁国靠“批酒”谋取巨额私利。专题片介绍,自2004年以来,仅袁仁国妻子和儿女违规经营茅台酒就获利2.3亿余元。
  一大批经销商、供应商千方百计和袁仁国拉关系、搭人脉,大搞利益输送。袁仁国办公室外的走廊,曾经每天门庭若市。贵州省纪委监委专案组工作人员刘勃介绍,有个经销商为了讨好袁仁国,送给袁仁国一个定制的5公斤金鼎,上面还刻了一句诗“酒冠黔人国”。为了讨好他,经销商给他做金鼎时特地把其中的“人”字换成了袁仁国的“仁”字,即“酒冠黔仁国”。
  袁仁国在专题片中说:“我知罪、认罪、悔罪,我希望通过我的事情对茅台集团的整改提供一些制度上的反思,从制度上铲除腐败的土壤。”
  袁仁国被查后,“茅台乱象”得到专项整治。专题片介绍,贵州省委坚决贯彻党中央指示,对茅台乱象进行专项整治,截至2019年9月底,已查处相关问题291起,处理282人,其中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47人。针对“审批权”这个关键风险点,贵州省出台一系列整治措施,对现有专卖店、经销商进行全面排查,取消500多家通过走后门获取经营权的专卖店,并决定今后不再新增专卖店。同时,彻底取消批条零售,从制度上消除权力寻租空间。
  在袁仁国被“双开”后,接替袁仁国职务的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曾谈到茅台集团内的反腐问题。在2018年贵州茅台年度股东大会上,李保芳表示:“过去20年茅台的营销,渠道单一,资源分配不公开、不公正、不透明,造成了以权谋私、利益输送、靠酒吃酒。”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澎湃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