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上市中概股精锐教育掌门人张熙“自曝倾家荡产”,此事很快又随着一则辟谣消息被视作一场乌龙。这也揭开了又一家教育培训头部玩家身上的伤疤。随着“双减”政策深入推进,中国教培行业正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部分经营存在问题的教培机构正在逐步转型或退出历史舞台。
正在破产边缘徘徊
10月初,网络上疯传一张来自精锐教育创始人张熙的朋友圈截图。截图中,张熙表示其投资扩张太过激进,并称“愿有来生,不再创业”。
但是,精锐教育随即予以否认,称“截图是假的”。张熙也在朋友圈澄清:“我没事,精锐好好的……”
实际上,精锐教育近年来处境艰难,正在破产边缘徘徊。10月13日,精锐教育微信公众号发布《致精锐学员及家长的一封信》。公司在信中承认,“精锐教育面临巨大的经营困难,为对得起家长的期待和重托,公司尝试了各种办法和努力,但已经无法维持正常运营。”
精锐教育表示,将全面转型非学科业务,自2021年10月12日起暂停营业。10月12日,精锐教育在美股市场暂停交易。
在美上市风光不再
张熙有一个别致的绰号“学霸张”——当年福建省高考头名、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哈佛MBA。他在创立精锐之初就瞄准国内中高端教培机构的市场空缺,借助自身学霸光环,推出面向中高收入家庭的K12课外辅导服务,同类产品定价比行业主要参与者高出15%~50%。
自2007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到2018年3月28日在纽交所上市,精锐教育成为K12教育的行业龙头。
精锐教育在美国上市首发价格及首日开盘价均为11美元,不久股价最高达16美元。但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中,公司股价波动性下滑,截至最新交易日收盘,精锐教育报收0.4美元,总市值为6465万美元。
今年8月,精锐教育曾收到纽交所的通知,警告其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不符合相关要求。纽交所称,若在6个月改正期到期前未能恢复股价和平均股价重新达到1美元以上,纽交所将对其启动停牌和退市程序。
上市以来,精锐教育股价下跌超96%。
大举扩张债台高筑
2018年4月上旬,在精锐教育战略升级发布会暨上市答谢会上,张熙曾公开表示,精锐教育之后将在四方面发力,包括全国布局并购整合区域性K12品牌,在人工智能+教育、素质教育、海外教育资产等方面加大对外投资,构建教育生态链等。
大举扩张下,精锐教育打开了全国的市场,但也导致自身负债累累。截至2021年2月28日,精锐教育在全国36个城市开设了457家学习中心。
从经营层面来看,精锐教育录得期内亏损。财报显示,2021财年第二财季,公司营收9.32亿元人民币,相比上年同期的8.86亿元增加了5.2%;归属母公司净亏损1.7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636.7万元,扩大了950.73%。截至第二季度末,精锐教育总资产为69.95亿元,总负债68.5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7.94%。
有观点认为,精锐教育走向困境应归因于无序扩张。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收购巨人教育、培飞思维数学在内,仅2018年,精锐教育对外完成的投资及并购事项约7起。而之后种种因素导致了巨人教育并购案的失败。今年8月31日,巨人教育发布公告称,由于经营困难,秋季将无法继续向学员提供教学服务。
综合新京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