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志愿军老兵沈学祥:
破译敌人密电提供绝密信息

  国庆长假最后一天下午,曾荣获一等功、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的抗美援朝老兵沈学祥,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其间他数次落泪。沈老于1952年9月赴朝作战,在志愿军二十三军军部机要科担当机要一组组长。10月9日上午,记者采访了这位九旬抗美援朝老兵,聆听他讲述在战场上成功破译敌人密电码的“听风”往事。
  随军入朝负责联络机关
  1931年3月,沈学祥出生在江苏启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曾在地主家做长工,受尽了压迫和剥削。”沈老回忆说,上小学时就开始参加启东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帮游击队传递情报、张贴标语,“我家有三间草房,游击队队长曾住在我家,我在他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沈学祥16岁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正式参军入伍。他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等一系列重大战役。当年淮海战役中追击堵截黄维兵团时的经历,沈老记忆犹新,“所有的兵力调集、补充,物资调运都需要我们从中联络,任务紧急,而且要高度保密,连续工作了七天七夜,中间仅睡了很少时间,当年我17岁。”
  1952年9月,沈学祥所在的第23军编入志愿军序列入朝作战,在“三八线”附近担任坚守防御作战任务。“我们从嘉定坐火车到达现在的辽宁丹东,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沈学祥说,当年他在军部机要科担当机要一组组长,“组里连我在内共有9人,负责联络志愿军总部、第九兵团等上级机关,另一个组负责联络军部下辖的三个师等。”
  成功破译敌人行动密电
  采访中,沈学祥老人讲述了一件令他终身难忘的往事。“那天,我们组成功破译了敌人的行动密电,美军轰炸机群将于第二天轰炸志愿军一个重要基地。”沈老说,他立即核实信息,并将这一绝密信息汇报给军长钟国楚,“他连夜召开作战会议布置战术,组织高炮部队,在敌人飞机必经之地,埋伏在两边的小山坡上。”
  “第二天早晨,美军轰炸机群果然直扑过来,进入高炮射程后,被我军高炮当场击落一架、击伤一架。”沈老说,因为交战次数多,知道敌军“睚眦必报”的作风,必然会再次来袭。志愿军高炮部队不敢松懈,这场惨烈的战斗持续了三天,最终我军共击落敌机11架、击伤28架。这次战斗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取得辉煌战果,受到志愿军总部的通报表扬。
  沈学祥老人还向记者回忆了当年一次惊险万分的经历,“有一天,我们组9人正在茅草屋内紧张翻译着密电码,这时听到敌机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我一边翻译密电码,一边密切关注飞机动向。突然,敌机刺耳的俯冲声越来越近,我赶快通知战友们收好密码本撤入坑道。刚进坑道,敌机炸弹就倾泻而下,把我们的办公室炸塌了。如果晚一步,后果不堪设想。”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