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安徽自贸试验区一年新设企业超万家
  记者日前从省自贸办获悉,安徽自贸试验区自2020年9月24日揭牌以来,持续推进“9+3+N”专项行动计划,释放对外开放活力,成为改革开放“标杆示范地”。截至2021年9月底,安徽自贸试验区已新设企业11320家,签约入驻826个项目,协议引资额4599.1亿元。
  安徽自贸区涌现多项创新试点
  安徽自贸区激发了新的发展活力,让我省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快提升。今年前8个月,自贸试验区内实现进出口976.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2.4亿美元,税收收入242.2亿元,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22%的进出口额、10%的外商直接投资。
  为了提升贸易便利水平,安徽自贸区在全国率先开展长三角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试点、率先实现内河港口集装箱区块链DO模式,建成全省首个快递类跨境电商监管场所,9610零售出口包机实现首飞。
  同时,安徽自贸区还实施2020年自贸试验区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建成全省首个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大众和奇瑞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项目、蔚来科技等总部项目、中德双元制职业培训等服务业项目相继落户。
  为了提升开放通道能级,安徽自贸区正式开通我省首条至欧洲定期货运航线(合肥—伦敦)、直航日本的外贸班线(芜湖—日本),合肥中欧班列线路增至60条、覆盖14个国家、通达52个国际节点城市,“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模式常态化运营。
  落地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为了发挥我省科创和产业优势,安徽自贸区推出一批科创成果转化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产业化经费股权投资改革,实施科创资源“全链条、多节点”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知识产权服务模式,落地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挂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4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近1300家。
  同时,安徽自贸区还推出一批人才招引新模式。其中,“一网通”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入选国家服务贸易创新案例,建成全国首个面向留学人员的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深化国有新型研发机构集成化改革,自贸试验区吸引高层次人才超千人。
  安徽自贸试验区还积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长三角G60环境科技跨区域产业链集成创新机制”“联动接卸、视同一港”监管创新等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十大制度创新案例。另外,安徽自贸区还在全国率先开展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双创券”通用通兑试点。
  在这些创新举措下,截至2021年9月底,安徽自贸试验区已新设企业11320家。
  继续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
  下一步,安徽自贸区还将继续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聚力打造联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贸易中心,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谋划建设中高端消费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国际货运物流枢纽,以及笔记本电脑、新能源汽车贸易产业融合发展基地等“一中心”“一枢纽”“两基地”。
  我省还将依托安徽科技大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先行先试一批改革试点,并深化金融开放创新,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科创领域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同时,安徽还将推进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在全省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共建共享的协同发展格局。肖玲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