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前夕,在上海,艺术家杨烨炘用500克黄金打造了1000粒纯金大米,总价值20多万元,然后一粒粒扔进黄浦江、垃圾桶、下水道、公交车、地铁站、马路上、草丛中……以这种行为艺术的方式来讽刺浪费粮食的行为。
但此举引发巨大争议。有网友评论“浪费财富的人讽刺粮食浪费”,有网友认为“明明是炒作自己,谁也不知道扔了没,也改变不了什么”,还有网友认为不如捐给山区。杨烨炘15日告诉记者,本次行为艺术,旨在于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倡导大家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整个艺术行为由其独自完成,从创意到完成历时约一个月。
扔黄金吃惊扔掉粮食却习以为常
记者:这次行为艺术的初衷是什么?
杨烨炘:浪费粮食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触目惊心。反对浪费粮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世界粮食日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觉得作为一个公民,在世界粮食日,有必要站出来响应国家节约粮食的倡导,引起全民的关注或行动。
记者:把黄金米粒扔到公交车、地铁站、马路等公共场所,周围的人什么反应?
杨烨炘:13日上午8点,我到黄浦江,然后各个地方,下午回到公司上班,回家路上又扔了一些,晚上8点结束的。
我要扔的时候,不会发表演讲,不会告诉大家我要干吗,就是扔掉,扔的过程非常的快,基本上看的人不多,也没人关注。也有好几个人看到,大家不知道干吗,因为没有人觉得我扔的会是黄金。
记者:有网友认为,以浪费讽刺浪费,是五十步笑百步,你怎么看?
杨烨炘:首先我觉得人们太爱黄金了,所以当我把黄金扔掉的时候,大家就炸开锅了。但如果我把粮食扔掉的话,大家就习以为常。在我的眼里,黄金一点都不值钱,黄金等于是来自于大地的泥土而已,所以我一点都不在乎黄金的所谓的价值和价格。我把黄金扔到地上,其实就是让它回归大地,人类就是把黄金看得太重,太爱黄金、太爱钱了,所以给了它一个虚假的身份,但实际上我认为大米比黄金要值钱得多。
没有水军,是自发传播并非炒作
记者:也有人认为这是炒作。
杨烨炘:如果你的艺术作品本身内容有问题的话,再炒作也不火,是炒作不成功的。古往今来这么多的画家、艺术家,穷尽一生做了一些作品,但是再怎么炒作也对这个社会没有任何价值。艺术要为社会服务,要为时代发声。
如果我们输出对社会有价值的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一个声音,对社会问题提出看法,这样的作品不需要炒作,它都会传播。我们这个作品没有用什么网红、水军之类的,是自发传播,所以不是我炒作的。
记者:还有网友评论,“黄金换成钱能救助贫困山区儿童。”
杨烨炘:我觉得这种评论非常狭隘和偏颇。比如我把500克黄金或者20万元钱捐给一个公益组织,只帮到了公益组织,只产生了20万价格的结果,帮助的人有限。但是如果把500克黄金或20万元钱,做一个行为艺术,变成一个公共事件时,它影响的人群是多少?远远不止一个公益组织那么几个人,它影响的是上千万的人。
记者:几年前,你曾做过一场名为“LV只值100元、只卖100元”的行为艺术,讽刺炫耀性消费。当时几百名市民现场百元购买LV包。
杨烨炘:那是2012年左右做的。这两次的表现形式完全不一样,但都是通过行为艺术的方式去做。当时很多人非常崇洋媚外,以西方的品牌、价值观、审美作为衡量标准。和今天完全不一样。今天的中国老百姓很自信,对国货非常热爱。据《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