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8位
  10月23日到26日,全球1024开发者节在合肥如期举行,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领域的“创新高手”们会聚庐州,联手奉献一场“创新盛宴”。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的推进和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建设,安徽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68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安徽创新驱动发展,首先是强化基础研究和重大平台建设,“我们推进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在全国率先布局建设32家安徽省实验室和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成为集聚人才和资源的重要载体。”有了平台,“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合肥光源”攻克恒流运行关键技术等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也开始持续涌现。
  在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中,我省也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采取揭榜挂帅、公开竞争、稳定支持等方式开展攻坚。围绕制约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累计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906项。“十三五”以来,我省68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实现量产、国产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航空发动机用单晶叶片、“海丝一号”SAR载荷系统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2020年更是位居全国第8。
  “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
  在做好基础科研的同时,我省也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并以安徽创新馆为龙头,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为了给科研转化注入金融活水,我省组建运行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已设立总规模达24.46亿元的10只子基金。
  人才方面,我省则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2016年以来,我省8位科学家新当选“两院”院士,在皖“两院”院士累计38人。此外,安徽还致力于开放协同创新,并全面启动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打造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
  打造“一心两廊四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创新安徽”也在奋力向前。我省不仅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了《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条例》,为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
  与此同时,安徽也在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发布科技成果1043项,签约合作项目金额达282亿元。”2021年1~8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8.7%、23.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5%。
  记者还了解到,我省正在依托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及大学装置集中区等优势创新资源,布局量子信息及未来能源、未来生命健康、未来功能材料等未来产业,打造“一心两廊四区”的未来产业发展格局,“即建设世界量子中心,高新科创走廊和运河生态走廊,科技创新策源区、科技企业孵化区、未来产业集聚区和未来场景实验区。”
  肖玲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见习记者于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