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至少机位多、角色多、故事线细碎,规避起来相对简单一些。即便是少了某个嘉宾,对节目效果的影响也还算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这位需要被抹掉的艺人还出演了某部影视剧,且这部影视剧还未上映或正在热播,那剧组可能真的要竹篮打水了。
去年,仝卓自曝高考时曾篡改考生身份,随后被严肃处理。当时他参演的电视剧《了不起的儿科医生》已经定档,因此剧组不得不采用“AI换脸”技术,将仝卓的脸替换成了另一位男明星李欢。
人工智能可以识别人脸并将其替换,是通过“学习”的。那AI换脸可以拯救所有的剧组吗?不能。
首先,虽然AI换脸技术可以近乎完美地换脸,但是金钱成本巨大,甚至可能比重拍还要贵。而绝大多数(没钱的)剧组一般只有三种选择:在戏份少的时候剪掉戏份、直接重拍或者干脆放弃播出。吴亦凡事件之后,有传言称电视剧《青簪行》就计划重新拍摄了。
此外,影视剧想要“过审”必须遵守一系列规定。一旦作品中出现劣迹艺人,无论是换脸、剪掉戏份、完美抠图还是重拍,作品的制作和播出都可能受到影响。
换脸技术是把双刃剑。这项技术在影视中早有应用,比如《阿凡达》。随着机器深度学习的出现,换脸越来越简单,而且越来越以假乱真。但这项技术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这种技术无疑将在伦理、法律和政治等方面带来诸多挑战。
《逃出绝命镇》的导演乔丹·皮尔就曾在自己主持的喜剧秀中展示过这种可怕的风险。他借助FakeApp软件把自己变成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还以奥巴马的声音来警告大家换脸技术的危险。
2019年11月底,我国发布了《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不得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的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虚假新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