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4版
发布日期:
中签变“中弹”
5个交易日7只新股破发高价股成重灾区
  新股的“大肉签”,也就是市场俗称的高价股,突然不香了。10月28日,发行价高达110元/股,身披国内“双料唯一”的疫苗股成大生物上市集合竞价阶段就遭遇破发,开盘价89.99元/股,中一签的亏损高达1万元。同日上市的戎美股份在集合竞价阶段也破发。这样,近5个交易日内,已有7只新股出现破发。
  现象14只新股上市7只破发
  从10月22日到10月28日的5个交易日内,就有多达7只新股遭遇破发。分别是中自科技、凯尔达、可孚医疗、中科微至、新锐股份、成大生物和戎美股份。
  公开数据显示,10月22日至10月28日,A股市场总共有14只新股上市,上市即破发的概率达到了50%。有网友戏称,中签变成了“中弹”。
  而且,在同一时段上市的新股中,首日未破发的新股日子也不好过。14只上市新股当中,仅有3只新股的表现较好。
  声音价格太高,没人买了
  对于目前市场出现的新股破发潮,有市场人士表示,那是因为没有人买了,新股价格都太贵了。
  此前有多位市场人士表示,新出台的“询价新规”推升新股发行价格。
  “询价新规”指的是围绕注册制下新股发行询价问题展开修订的新的规则。此前的9月18日,上交所发布了新修订后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与承销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同日,深交所也发布了新修订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
  中信证券称,“询价新规”后,注册制新股的定价中枢有所上升,目前已有多只新股定价突破“四值孰低”。“询价新规”修订前,科创板、创业板新股绝大部分以略低于“四值孰低”的价格定价发行。
  所谓“四值约束”,指的是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询价确定的发行价格超过剔除最高报价后网下投资者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剔除最高报价后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和保险资金报价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孰低值的,需根据超过的幅度发布不同次数的风险提示公告。在规则调整前,注册制公司绝大部分以略低于“四值”的价格定价发行。
  公开资料显示,“询价新规”落地以来,23只科创板、创业板新股中,排除1只亏损发行的,剩余22家平均发行市盈率43.23倍。今年以来“询价新规”前,267家科创板、创业板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0.49倍。两者对比,“询价新规”后新股发行市盈率明显高出不少。
  市场人士表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推升了新股发行价格,破发的核心还是因为价格导致的,价格高了就没有人买了,高价股,也就是俗称的“大肉签”将是破发重灾区。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