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郑栅洁代表中共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那么,如何才能贯彻好、落实好“双减”政策?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邀请了教育系统的代表建言献策。
阜阳市颍州区正高级教师梁陆红代表:
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层布置作业
今年7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梁陆红代表看来,“双减”政策有助于检验和修炼学校教育的内功。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双减”工作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从思想观念和教学行为上有所改变。
“我们要以作业研究为抓手,引领教师内涵式发展。”梁陆红代表认为,学校要构建以校为本的作业研究课题,让教师能够有作业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要做到真正地因材施教,比如分层布置作业等。同时,作业量一定要符合国家的要求。
此外,学校还要全力以赴做好课后延时服务,真正把课后延时服务作为整体减负、提质增效的重要一环。梁陆红代表透露,目前,颍州区已经开展“1+X”课后服务。其中,1”是规定性动作,即学校通过作业“加油站”、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等形式,让小学生在学校内要基本完成作业。X”即社团课程,结合校内校外资源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轮滑、书法、足球等多元课程。
梁陆红代表表示,下一步将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研究课后延时服务“提质增效”,让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变成激发孩子潜能、助力孩子成长的大舞台,解决家长的“急难愁盼”。
六安市教体局局长刘玉红代表:
要立足于校内,提高校内教育水平
刘玉红代表认为,实施“双减”政策,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五育并举”,回归教育的本质,也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
刘玉红代表称,开展“双减”工作,要立足于校内,提高校内教育水平,这是开展“双减”工作的立足点。
“提高备课质量、课堂效率和作业质量,做好教学研究,同时也要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刘玉红说,除了立足于校内,还要找准“双减”工作的切入点,以“五项管理”为抓手,其中“五项管理”包括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
在刘玉红代表看来,“双减”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就是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和规范。
育阶段学科类培训一律改成非盈利性,学科类培训不能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进行。”刘玉红告诉记者,正常的培训时间是周一至周五课余时间,晚上结束时间不能晚于八点半。
刘玉红代表表示,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要加大巡查力度,防范风险点,于这些情况要积极防范和处理。”
太湖中学教师吴南方代表:
减掉学习负担,还要创建高效课堂
“双减政策有利于学生的多样发展,有利于多样型人才的培养。”吴南方代表告诉记者,她认为“双减”政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础性教育,另一个是拓展性教育。基础性教育主要是学生在规定时间由学校老师指导学习,拓展性教育主要涉及学生在兴趣班的学习。
吴南方代表的女儿目前正在读小学,她认为“双减”政策是非常好的,但是她也坦言,有些学校对“双减”政策的落实可能还不到位。在她看来,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双减”政策落实到位,不能出现“钻空子”的情况。
“双减”政策不是单纯地减掉学习负担,应该将其做成“加法”,学校应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建高效课堂,这样家长不会因为校外培训的减少产生焦虑。
安庆民族幼儿园园长马燕代表
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教育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双减”政策近期一直是许多家长、老师热议的话题。“双减”政策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持续推进课堂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马燕代表认为,为落实“双减”政策,就要夯实“五项管理”阵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减量不减质,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保障学生睡眠做保证。
在她看来,在“双减”同时,还应通过“双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指导文件。就老师而言,“双减”政策下,备课、教研等环节要花更多精力,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明显延长,学校在管理方面压力也随之加大。应出台关于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政策支持或实施细则,为学校、教师提供具体指导,同时也打消家长疑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叶晓摄影报道